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

身体好的人,睡姿有讲究!不同疾病各有专属睡姿,为了父母看看吧

“妈,你小心点!”

听到女儿大喊,王阿姨一下回过神来,赶紧停住了脚步,一看,吓了自己一跳:前面刚好是下楼梯!

“妈,我带你去看医生吧,孩子先让我婆婆带。”

原来近一个月,王阿姨开始白天犯迷糊,总是稍不留意就走神、想睡觉。去了医院后,医生建议她在睡眠门诊呆一晚。

第二天,医生跟女儿说,王阿姨这是多年睡姿不当攒下来的老毛病。

2种睡姿有害,2种睡姿可防痴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睡姿比较好呢?这里有一些研究或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比较适合的睡觉姿势。

有两种睡姿被认为不健康:

1. 俯卧睡:也就是趴着睡觉。这种睡觉姿势不健康,不仅会影响呼吸,有窒息的可能,还会阻碍脸部的血液循环。如果长期保持俯卧睡觉,面部就会老化得更快。

2. 左侧睡:左侧睡对老人家来说,更不利健康。因为左侧睡不但会压迫到左边肢体,还会使得胃排空速度减慢此外还会心脏在胸腔内所受的压力大大增加,不利于心脏输血。

除了上面说这两种睡姿不利于老年人健康,睡觉时手臂上抬,或者放在枕头下面,同样也不利于健康。

侧睡可防痴呆:

虽说左侧卧睡不利健康,但美国的研究却认为侧卧可能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学院麻醉和放射学研究人员发现,侧卧比起躺卧和俯卧的姿势更能降低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帕金森,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风险。

他们解释,这是因为侧卧睡觉可以打开大脑里一条叫“神经胶质-淋巴”的通道,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去除大脑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化学物。

研究人员用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动力学建模的方法观察啮齿类动物大脑的神经胶质-淋巴通道。经过几年的观察,他们发现间质液和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等脑部废物在大脑中积累,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人或动物都会将之清除,但有效的时间是在睡眠时。

不过,他们的研究只在动物身上做,至于在人身上是否有同样的作用,需要有更多研究。

假如上述侧睡可防痴呆的理论在人类身上同样适用,那么我们该怎么睡呢?

既然左侧睡姿不利健康,那么试试右侧睡姿吧。这样,胃的出口在下方,胃中的内容物可以更容易排除,又不会压迫心脏,因而会比左侧睡姿来得好。只是左右侧睡姿都会压迫一边肢体,影响血液流动。

好的睡姿还是仰卧,因为这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更好地消除疲劳。只是如果是有打鼾问题的人,则不宜仰卧睡觉,因为容易打鼾,严重时会引起呼吸暂停,危及生命。

这么看来,结合左右侧睡、仰卧的好坏以及侧睡可能预防痴呆的理论,无特别健康问题的人好的睡姿是仰卧和右侧卧交替。

不同疾病,建议不同睡姿

不过,有不同疾病的人,在睡姿方面会有不同的要求。

1、心脏病:有心脏病的人睡觉时右侧卧或者仰卧,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也使呼吸更顺畅一些。

2、高血压:如果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了高血压,不要仰卧,右侧卧较好。

3、脑卒中:不要长时间以同一睡姿睡觉,尤其是不能压到患处所在一侧,要尽量多换卧位,可以避免长褥疮。

4、腰椎突出:不要采取俯卧的姿势睡觉,因为这样会增加椎体负重。

5、颈椎病:床垫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适中为宜,枕头高度,以个人舒服为宜。

6、膝关节炎:在急性期,患者睡觉时可平躺,并在双膝下面垫枕头,使得膝盖稍曲,这样可以减少疼痛。但这种方法不能长期使用,不然则容易令膝关节劳损、屈曲。

7、静脉曲张:睡觉时垫高双脚,使其高于心脏高度,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心脏,避免下肢静脉充血水肿。

8、胃食管反流:睡觉时平躺,头稍微垫高一点,或者使用可以调节上半边高度的床,将之调高15~20厘米,这样可以通过重力作用改善胃食管反流。

延伸:每天睡觉超过9小时,是痴呆的早期标志?

有研究称,睡眠时间变长有可能是老年人认知下降的早期标志,而且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更为明显。Neurology杂志在线发表的一份研究对2500年老年男女做了10年随访,发现每晚睡觉超过9个小时的老年人患老人痴呆的风险增加一倍,睡眠时间更长的人,其大脑体积更小。

不过,关于睡眠时长和老人痴呆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比较有难确定,还需要进行深入到研究。

参考资料:

1. 《几种常见疾病的推荐睡姿》.生命时报. 2012年11月19日

2. 《一种睡姿防老年痴呆》.生命时报. 2016年12月2日

3. Westwood AJ, et al "Prolonged sleep duration as a marker of early neurodegeneration predicting incident dementia" Neurology 2017

4.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老友.2012年第6期

热门推荐
常见睡眠健康的疾病
失眠症 失眠症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

详细
焦虑症 焦虑症

焦虑症(anxiety neurosis)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一般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与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两种主要形式。而在美国的DSM-5诊断与分类标准中“焦虑障碍”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惊恐发作、广泛焦虑障碍、广场恐惧等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和选择性缄默症等。

详细
多梦 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depressive neurosis)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3.1‰。据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报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占精神科门诊患者的21.2%,占神经症的70.6%。对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报告占神经症的27.8%,提示本病患病率较高。女性多见。

详细
嗜睡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精神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制力充分。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10‰~2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