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业务员,一天当中将近有10小时都在工作,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洗漱完躺到床上经常是凌晨了,即便躺在床上,因为工作的压力,也常常让她难以入眠,经常要到凌晨2点过后才能睡着。可悲的是第二天7天就要起床挤地铁一个多小时到公司上班。
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四年,因为长期睡眠不足,她黑眼圈就一直没消下去,还隔三差五的长痘,经常拉肚子,每次体检医生总是劝她早点睡,但是她总是不在乎。
“没办法,太忙了睡不够,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小周觉得自己很年轻,觉得这些只是小问题。
上周公司开展了员工体检,这一次小周的体检却出问题了,血压160/100,属于高血压的范围,医生说小周的高血压和熬夜脱不了关系。
其实长期晚睡熬夜对人有很多负面影响,在今晚熬夜之前,不放先一起来了解它的危害吧。
一、睡得太晚4个麻烦找上门
1、变丑
熬夜是超负荷用眼,除了直观上增加黑眼圈的几率让人变得更丑,更会让你的视力下降。由于不规律的睡眠,内分泌受到干扰,皮肤的水分会出现流失,继而会导致皮肤干燥、皲裂以及长暗疮。换言之,越是熬夜,黑眼圈外加皮肤差,会使得一个人变得更丑。
2、胃肠功能受损
熬夜打乱了胃肠的运行节律,会导致人体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长此以往,消化性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都会找上门。
3、高血压
熬夜导致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血管会出现异常收缩,继而会诱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如果本身已患有疾病,还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4、增加癌变风险
熬夜使得内分泌紊乱,导致细胞的代谢受到干扰,从而增加了正常细胞突变的几率,进一步则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所以对大众来说,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是对自身负责。但需要指出的是,虽不能熬夜,但睡过了头对身体同样没有好处。
二、新研究:其实睡得太早也不好
今年的2月份,《Sleep Medicine》期刊发表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PHRI) SalimYusuf 教授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Wang Chuangshi 研究团队的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对21个国家的112198人进行了长达9.2年的随访,其中以晚上10点以及12点作为时间分界点,将参与者分为晚上10点前入睡的早睡组、晚上10-12点之间入睡的正常睡眠组、晚上12点以后入睡的晚睡组。
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和心衰的组合事件为主要结局,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为次要结局。
正常睡眠组作为参照组,依照主要结局事件,睡得太早,增加了29%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风险,而睡得太晚则增加了11%。即使对参与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状况做进一步的校正,过早或者过晚入睡导致的风险依然达到了9%和10%。
而从次要结局事件的角度看,过早或过晚入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43%和15%。尤其在心血管不良事件上,早睡导致的风险更是增加了23%。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睡得太早或者睡得太晚,也就是每天晚上10点前或者12点以后入睡的人,其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复合发生风险都会显著增加。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是,每晚在10点-12点之间入睡。
三、每天睡多久才好?
何时睡觉,往往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那每天能睡多久,完全就看自己的身体了。通常而言,成年人的睡眠时间要保证7-9小时,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相应减少到5.5-7小时。具体来看,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时长都有所差异。
1岁以下的婴儿,一天的总睡眠时长保证16小时,尤其在夜晚不要频繁换尿布或者喂奶,以免干扰睡眠。
1-3岁幼儿,一天总睡眠时长保证15小时,晚上12个小时,白天2-3小时。
4-12岁儿童,一天总睡眠时长要保证在10-12小时。
13-29岁青年,一天总睡眠时长保证8小时左右,要做到不熬夜、不赖床。
30-60岁成人,男性要保证6.29小时的睡眠,女性则要保证睡够7.5小时。
60岁以上老人,一天总睡眠时长在5.5-7小时之间,如果有午睡的习惯,时长不要超过1小时。
四、符合3个标准的睡眠才是真的好
除了保证时长之外,躺在床上能真正的入睡而非长时间的失眠,才能说明你的睡眠质量是不错的。2017年,美国睡眠协会发布了一份睡眠质量建议,做到以下三点,说明你的睡眠质量才是不错的。
首先,躺下就能睡着,能够在半小时内快速入睡。
其次,中间醒来的次数少,即便中间醒来,通常也能在15分钟之内再次入睡。
睡眠效率高,躺在床上85%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睡眠效率=睡眠时间 / 在床上的时间,如果这一数据超过85%,表明你的睡眠质量整体是不错的。
睡眠是保证人体精力复原的重要生理步骤,睡好还是睡不好,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所以,科学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睡眠质量,是关系到自身健康和未来的关键,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资料:
[1]《人,一天需要睡多久才合适?》.中山六院.2020.8.13
[2]《过早睡,竟会增加 43%的死亡风险,和 23%的心血管意外风险?》.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2021.2.24
[3]《熬夜的危害》.职工法律天地.2017.3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
详细焦虑症(anxiety neurosis)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一般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与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两种主要形式。而在美国的DSM-5诊断与分类标准中“焦虑障碍”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惊恐发作、广泛焦虑障碍、广场恐惧等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和选择性缄默症等。
详细抑郁性神经症(depressive neurosis)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3.1‰。据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报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占精神科门诊患者的21.2%,占神经症的70.6%。对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报告占神经症的27.8%,提示本病患病率较高。女性多见。
详细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精神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制力充分。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10‰~2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