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累成狗,到家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躺下补眠!可你要是以为只要睡了,第二天就能恢复精力?那就错了。本应让我们“满血复活”的睡眠,怎么反倒让身体“元气大伤”了呢?
难道是梦游来了一场10公里的拉练? 还是灵魂出窍,替国足踢世界杯去了?别乱想了,“罪魁祸首”可能就是你每晚妖娆的睡姿!
这期节目,39健康就带你们见识一下错误睡姿的危害!
大家好我是主播元咖,这里是39健康真相了,每天为你一针见血地粉碎生活中的健康谣言,播种有趣好玩的健康知识。
第1个姿势,登山式侧卧。
想象一下,很多人睡觉时,喜欢把一条腿跨到上方,姿势像在登山,这时你的骨盆会向前扭转,脊柱像在扭麻花。长期保持这个姿势,不但肌肉无法得到放松,还可能引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髋部疼痛,甚至是胸椎和腰椎侧弯。
第二个姿势,虾弓式蜷缩。
不少缺乏安全感的人,总喜欢把自己蜷缩起来入睡。这种看似好的姿势,实际暗藏隐患。身体在蜷缩时,脊柱的生理曲线被破坏,背部肌肉会因过度牵拉而导致脊柱后突与驼背。此外,横膈膜也会受到限制,进而使胸腔容积变小、呼吸受限,导致心肺功能受损。
第三个姿势,大字型趴睡。
许多朋友喜欢趴着睡,觉得舒坦,实际上这是不被推荐的睡姿!趴着时,为了呼吸方便,我们一般会把头扭向一侧,这样会让颈椎、胸椎的上半部分处于一种扭曲状态,长期如此,颈肩腰背痛都会来 “报道”。而胸腔也容易被死死压住,不仅喘气费劲,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需警惕的是,趴着时,眼睛受到持续性的压迫,导致眼内压异常升高,长此以往,眼部结构可能受损,视力下降、视线模糊等问题也会找上门来。
第四个姿势,外八型睡姿。
这个睡姿的确有一些优势。把腿向外撇,能够拉伸大腿和屁股周围的肌肉,让久坐党放松不少。但是,总这么睡也有坏处。外八的姿势会让膝盖与髋关节受力不均,时间长了,不仅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还可能造成腿部变形,如X型腿。此外,盆骨位置的改变使得腰椎压力变大,进而增加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要是本身就有扁平足或高弓足问题,这么睡还会加重脚部负担,引发疼痛,走路都有可能受影响。
第五个姿势,蒙头就睡。
被窝是很多人的“护身结界”!被子一蒙,仿佛进入了安全地带,任凭外面雨打风吹,都能安安心心会周公~可蒙头睡久了,被窝里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氧气越来越少。这不仅让人容易在睡梦中被憋醒,还会因大脑缺氧而出现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的状况。另外,如果你处于回南天高发的地区,总闷在温热潮湿的被窝里还容易导致皮肤油脂分泌过剩而长痘。
第六个姿势,投降式仰卧。
这种"投降"姿势,在宝宝的睡姿里很常见。这其实是延续了在妈妈肚子里的习惯,能让他们睡得更踏实。对于新生儿而言,这个姿势很正常,一般3-6个月后就会慢慢消失。
而觉得举起手来就爽的成年人,则可能有体态问题!总低头刷手机敲键盘,圆肩驼背找上门,使得胸腔被压缩,坐久了就会觉得憋气。把胳膊一举,肋骨展开,进气空间瞬间猛增,整个人像重启了一样爽!可长期保持这一睡姿,手臂很快就会像过电般酸麻,还可能损伤神经。此外,这种姿势会让胃部受压,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等不适,严重时可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吃饱就睡的人、老人以及孕晚期妈妈更要注意。
是不是感觉把你平常的睡姿都盘点了个边?难不成要站着睡了?其实还是能躺的,正确姿势现在为大家揭晓。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仰卧,也就是双腿自然伸直,双臂轻放身侧的姿势,是对脊柱友好的睡姿。平躺时,脊柱受到的压力小,全身的关节与肌肉都能处于正常位置,身体也能得到充分放松与恢复。如果出现腰和床之间的空隙过大,腰部悬着的状况,可以在大腿或膝关节下方垫个小枕头,帮助腰椎保持自然弯曲。但是,仰卧也有一个小缺点。由于重力,我们的舌根会往后坠,进而压住咽部,容易打呼噜。
如果你不想打呼噜,也可以试试侧卧,但要注意选对方向!
普通人适合右侧卧。因为心脏位于身体左侧,左侧卧可能使其受到一定的压迫,出现不适。而右侧卧,不仅不会压迫心脏,还能帮助消化。但要是孕晚期的妈妈,由于子宫供血动脉主要来自左侧,左侧卧则能够减少血管压迫,使供血更顺畅,有利于缓解胎儿发育迟缓问题。而在侧卧时,可以选择在膝盖中间夹一个枕头,或在腰与床的空隙里垫个毛巾卷,以此保持盆骨稳定。
需注意的是,不管是侧卧还是仰卧都要选对枕头!材质与价格不是首要标准,宽度与高度才是。建议是肩宽的1.5倍,高度在7到8厘米时,脊柱变形量,相对较小。
夹在膝盖中间的枕头,身材娇小型可以选5-7厘米高的蓬松型,柔软材质+低高度,能自然填充膝盖空隙不硌腿。高大型则可选8-10厘米高的记忆棉枕头,支撑回弹都在线,能更轻松托起腿部。
学会了吗?今晚就可以安排上试一试啦!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
详细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obsession)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详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详细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