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一天后,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夜晚,让疲惫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夜间总是做很多梦,甚至影响到了睡眠质量。
其实,多梦可以是由于一种原因,也可以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家好我是主播雨西,这里是39健康真相了,每天为你一针见血地粉碎生活中的健康谣言,播种有趣好玩的健康知识。
首先说一点,做梦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它对大脑健康也有积极作用。比如定期清理信息垃圾,训练大脑对威胁刺激的感知力,巩固记忆,保留有价值的内容,参与情绪调节。
梦多梦少本身不是问题,如果做梦影响到睡眠质量,这只能说明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大量的脑力劳动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工作、学习姿势,头、颈、肩、腰可能出现疼痛、酸麻、僵硬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头痛、眼睛干涩、视力减退等问题。同时,精神经常处于高压状态。身体和精神的过度劳累会影响睡眠,增加做梦的频率。
当情绪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时,大脑在睡眠中会继续处理这些信息,也导致梦境增多。
创伤后应激障碍后遗症,也容易使患者被梦魇缠身无法安眠。
心率不齐以及胸痛这种心血疾病引发的呼吸问题,容易导致大脑氧气含量降低,造成长期噩梦。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之一,以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早醒等为表现;焦虑症会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或恐惧,对夜间睡眠影响甚大,同样容易出现以难入睡、多梦等为表现的睡眠困难问题。
想缓解晚上睡觉多梦的情况,除了去正规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疾病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一是调整作息规律,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内部生物钟。
二是白天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提高睡眠质量。但请注意,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可能导致身体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眠。
三是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外部光线的影响,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另外,调整室内温度至适宜状态,一般认为较凉爽的环境更有助于睡眠。
四是,学会放松心情。可以通过冥想或瑜伽等放松技巧来帮助自己放松,减少压力和焦虑。避免在睡前看一些紧张刺激的影视节目,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内容来放松。
有朋友可能想吐槽,做那么多梦就算了,醒过来一个梦也没记住,这是为啥?
其实,人的记忆分很多种,你快速记下一串电话号码,过几分钟又会忘记,这种叫短时记忆。你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床前明月光”烂熟于心,这种叫做长时记忆。
而记忆储存时间的区别关键在于大脑中的海马体,它的功能很强大,能储存和转换短时记忆,让记忆变得稳固长久。
我们记不住梦,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海马体没有发挥作用。期刊《神经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人体睡眠过程中,大脑各区域的休息时间并不是同步的,例如海马体通常是至后一个睡,也是至后一个醒的。所以你睡醒之后 ,海马体可能还在睡,无法起来干活。时间一长,梦这种短期记忆,自然就会慢慢忘掉。
再有,我们的睡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的人,脑电波频率会加快,同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眼球快速转动等情况。此时如果被唤醒,大部分人都会记得自己在做梦。
一篇发表在期刊《科学》的论文指出,做梦的同时,也意味着梦的遗忘。在梦境发生的快速动眼期,一类特殊的神经元,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也会异常活跃。但它的激活反而抑制记忆的形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醒来后常常记不住做过什么梦的原因。
因此,综合看来,遗忘似乎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有意要记住梦,也有几个方法可以试试。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临睡前反复提醒自己要记住梦,说不定会有效果。刚才说了,在快速眼动期醒来大多能记住梦的内容,上床前喝几杯水,多起几次夜,记住梦境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当然,一般人不要轻易尝试。
你一天会做几次梦呢?评论区告诉我~我的话,就数不清了,做的至多的是白日梦。
那么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39健康出品,想了解更多健康真相和有趣的健康知识,欢迎订阅39健康真相了,我们下期见~
[1] #经常做梦和很少做梦... - @新浪新闻的微博 - 微博 (weibo.com)
[2] 《晚上睡觉多梦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39健康网.224-09-21 (qq.com)
[3] 《人为啥记不住做的梦?梦多是种病吗?出现这4种情况,或是身体在求救》.39健康网.2023-06-21 (qq.com)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
详细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obsession)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详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详细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