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3轮第一截“金丝”才找到
开局不利。第一截“金丝”,叶飞轮找了半个小时。皮下组织、脂肪层、肌肉组织、骨膜,他用针和最小号的镊子,一一翻找着皮下的4个组织层。“两只手都要用,没办法使用放大镜。”翻找同时,叶飞轮要避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如果稍不注意损坏了眼眶上的神经,蒋丽就可能会变成大小眼,或是无法再抬起眉头。
第一轮翻找,没有结果;第二轮,还是没结果。叶飞轮只能凭经验找寻“可疑硬物”。第三轮地毯式搜索,他终于在蒋丽的眉毛上沿、脂肪层与肌肉组织之间找到一截“金丝”,并将“金丝”从组织里剥离出来。
一回生二回熟,不久,蒋丽的右侧眉弓被切开。叶飞轮发现一截“金丝”已经游移到了蒋丽的眼眶处。蒋丽也配合着整个手术过程,叶飞轮会不时与她交流,“头偏一点”、“往左侧挪一点”……
5个半小时医生找成“对对眼”
在颞部翻找“金丝”时,叶飞轮不小心碰破了一条浅动脉,鲜血一下喷涌出来。“还好,我们迅速进行了止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叶飞轮陆续在蒋丽的眉弓周围找到了10多根“金丝”。这时,时针已经转过了数字12。站了3个多小时,叶飞轮感觉自己“找成了对对眼”。“眶上神经周围,金丝埋得比较深。”叶飞轮说,“为了不伤神经,只能不处理。”
紧接着,叶飞轮又在蒋丽的鼻唇沟附近开了3厘米左右的切口进行翻找。这里的神经,更加复杂。如果稍不注意损伤了面神经颊支,就会让蒋丽的嘴巴歪斜。快的时候,切开皮肤就能看见“金丝”,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将它剥离;慢的,要耗费半个小时去搜索。
叶飞轮和助手站了5个半小时,他们没有数取出了多少截“金丝”,“只能尽力找,一遍一遍小心找。”
洗1小时32截金丝“重见天日”
昨日下午两点半,手术宣告结束。蒋丽被推了出来,脸肿肿的,开刀处缠绕着纱布。叶飞轮说,手术需要恢复一周,疤痕则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基本上看不见”。如果皮肤没有好转,则会再次进行X光检查,进行第二次手术。
手术的清洁工作则耗费了一个小时。叶飞轮的助手高医生对取出来的所有金属丝全部进行了清理,让它们重新泛出金色的光泽。“1、2、3……”32截!这些深埋在蒋丽脸部的金丝终于“重见天日”。
叶飞轮说,这些金属丝还需要拿去化验,才能确定是哪种金属。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陈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