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揭秘:是谁在传播艾滋病毒?

www.39.net  2010-6-23  健康时报  

  非洲一些国家检测艾滋病感染只要15分钟,而我国最快也要5到10天!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那么他就会有意识地减少约68%的高危行为——这是国际有关机构统计得出的数据。

  现任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的叶雷博士告诉记者:一百个HIV感染者中,有50个人知道自己感染病毒之后会采取安全措施,尽量保护朋友、配偶、伙伴,另外有30个人基本没变,还有20个人可能采取比较极端的行为,比如有意传播艾滋病毒。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传播高危行为下降了一半或者2/3。

  从美国的艾滋病疫情来看,每年新发的感染人数一年比一年少,主要因为美国已经掌握75%—80%的感染者现状,这些人长期接受医疗管理、治疗或者随访,只有25%左右的人不知晓。

  中国现在的困境在于:我们是40%知晓,60%不知晓。

  1999年至今一直负责艾滋病临床工作的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张可告诉记者:“就我所接触的患者而言,知晓之后的正面意义要远远大于负面意义,因为很多人都会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意识,他们的行为改变很明显。”

  叶雷博士认为,检测越简便,就会越普及。“而在国内,不管在医院常规检测或者VCT检测(自愿咨询检测)被初筛阳性的话,大部分地方不给你结果,得把血液样本送到全国80个实验室。即便最好的实验室也要一周内才能把结果送回来,有了最后的确认结果才能告知,整个过程需要5到10天。而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只要手指上的两滴血,通过两种试剂的对比,15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5到10天!有多少个吸毒、性工作者或同性恋高危的人,会耐心地等候通知?!”叶雷说。

  陈清峰主任说,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总数占全部人口数的比例还不高,我国艾滋病还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从传染病控制的角度来说,全国74万个感染者就是74万个传染源,如果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如果有一次共用针具吸毒、缺乏安全措施的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就有可能被感染上;如果感染上了,那么,对个体来说,这一次感染的概率就是100%——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自己就知道好几个发生一次高危行为就被感染的案例。”

  除了避免高危行为之外,知晓自己,知晓别人,采取安全措施,这才是防艾最重要的法宝

  那么,怎样才能寻找我国处于“潜伏”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在本次报刊业进度和防艾培训考察报告会上,陈清峰主任认为要通过社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和医院医生主动提供咨询检测等方式。

  社区的快速检测是一个很高效的检测途径,目前在我国云南、广西等一些基层地区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如果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未来不排除在一些较大医院进行推广的可能。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开始尝试在一些同性恋酒吧以自愿参与的方式提供快速检测。在北京佑安医院的爱心家园,志愿者告诉记者:尽管是在检测的淡季,每天也有40多个人前来进行初筛检测。

  另外,要大力推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陈清峰介绍,目前,中国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站点共7335个,在每个县都能有2到3个以上的检测门诊,这些站点一般在当地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北京市可能有十几家,检测者可自愿在此接受免费的检测和咨询服务。而未来,VCT服务希望能够覆盖到社区医院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

  “这些门诊不会泄露被检测者的信息,而且完全免费,运行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全年大概有160万人群接受检测,其中筛查出阳性人群两万多人。”陈清峰告诉记者。

  另外,卫生部和疾控中心在一些地区的医院中开展医生主动提供咨询检测的试点,特别是在和艾滋病感染途径(如性传播、静脉吸毒、母婴传播)密切相关的妇科、性病门诊、泌尿外科等科室。通过医疗机构的常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有人提出,应该把HIV检测纳入到健康体检中,陈清峰认为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和人群是有必要的,但在艾滋病低流行地区推行的话,可能会消耗掉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源,而且由于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仍然存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低流行地区还是要以高危行为人群的监测、检测为主,摸索有效、及时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其它办法。

  “尽管这些工作有的在试点,有的还是理念推广,但是国家会根据防治工作需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陈清峰说,“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除了避免高危行为之外,知晓自己,知晓别人,采取安全措施,这才是防艾最重要的法宝,否则,感染了艾滋病毒都不知道被谁传染的,这实在是最大的悲哀。”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山西疫苗责任人无罚反送旅游配好车

世界杯球员伤病大盘点

熬战世界杯健康饮食指南

夏天女性热裤易穿出妇科病

不要迷恋阿胶 阿胶只是下角料

(责任编辑:徐琼星)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