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剂量下的并发症
中国人懂得缺啥吃啥,吃啥补啥,于是大规模的补碘政策过后,到了2000年,碘缺乏疾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
可令人奇怪的是,曾经的碘缺乏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补碘并发症。这是否与食用加碘盐有关呢?现在尚无定论,不过医学界普遍认为,补碘确实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于长期缺碘的甲状腺细胞来说,突如其来的碘,不是救星,而是杀手。
早在1983年,学者Many M.C在动物实验中就曾发现,多余的碘在被氧化、有机化后,可能对碘缺乏的甲状腺细胞产生毒性。而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的罗玉玉硕士在一组动物实验中,对缺碘的小鼠实施5倍到50倍的生理试剂碘摄入,结果显示,对于已经缺碘一段时间的小鼠来说,如果肿大的甲状腺突然暴露于高剂量的碘面前,可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坏死。
较之小鼠,人天生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在长期缺碘后,甲状腺组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形成了功能自主的甲状腺结节,从此不再听从大脑的吩咐,而根据碘的储量尽可能地制造甲状腺激素。这个时候,突然性的补碘,身体就会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这种症状在医学上成为“碘性甲亢(IIH)”,是最常见的一种补碘并发症。此外,比较常见的还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显示,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U字形的关系,碘摄入量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群尿碘水平在100~200微克每升是碘营养最适宜状态,处于这一状态下,碘缺乏病和高碘疾病的发病率是最低的,而高于300微克每升则认为是摄碘过量。150微克/每日的摄取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
要做到不多不少刚刚好,对谁都是一个颇有难度的挑战,毕竟吃喝不能从餐厅搬到实验室,拿着量筒量杯进行吧。
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U字形的关系,碘摄入量的过高与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
碘盐,谁需要?吃多少?
从十几年前的全民爱碘,到今天有个别人站出来拒绝碘盐,人们对待碘这种每日摄入量以微克计的元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竟哪些人不应该吃加碘盐,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1 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食用加碘盐。像山东菏泽地区的一些县,属于高碘地区,已经取消了强制补碘;还有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据计算,日摄入海鱼750克以上的人群,就不需要再补碘了。
2 甲亢患者不需食用碘盐,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
3 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患者不要食用碘盐,补碘会加重炎症症状。
4 甲状腺瘤患者,关于甲状腺癌和碘营养水平的关系,目前的医学研究尚不明确。因此甲状腺癌患者在食用碘盐与否的问题上更要慎重,结合病情,听从医嘱为上。
5 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甲减),对于这类人群是否需要补点,也存在争议,因为甲减的致病因素是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6 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通常认为,只有甲状腺肿大患者需要补碘,但实际上缺碘和碘过量都能诱发甲状腺疾病,所以还是需要结合病情和自身的碘营养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选择。
7 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碘营养水平与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关系密切,需要结合个体情况遵从医嘱,或采取单独对哺乳期婴幼儿补碘的方法。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