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碘盐致病疑云:这么多年补碘补错了吗?

2009-08-06 14:5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9年5月,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调展开。

  多样化专营

  成品盐在定点加工中心封装以后,将分别配送周边的地区,由盐业公司承担批发,最后流入到盐业公司自身或者其他的销售渠道,在超市或者小卖店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肠胃。

  在广东乃至全国,食盐从生产到销售,基本上都由盐业公司专营:“由于顾及食盐安全,还要加碘,而且照顾到不同地区浓度的不同,所以必须实行国有专营,并由盐务部门打击私营,以确保补碘政策的推行。” 广东省盐业公司宣传部副主任冯启明对记者解释说。

  在食盐专营等8项管理职能中,食盐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编制年度计划是两个关键因素,而原料盐与成品盐的出厂价格则由国家制定。在广州的市场上,500克碘盐定价是1.3元,而在徐闻盐场,每吨出厂的原料粗盐的价格为360元左右。

  在今年春节过后,广东不少地方曾出现了食盐下架的报道,事后证明是盐业公司更换售卖食盐包装的举措。一月之后,在广东尤其发达城市的超市,不同包装的无碘盐、加钠、加锌、加铁、加钙盐都出现在了货架上,价格也各有不同,改变了过去加碘盐一统合法销售渠道的局面。

  产品多元化,以及多元化经营,是盐业公司近年增收的新途径。

  根据介绍,在珠江三角洲,依托市场经济实行的盐业改革正在绸缪。在江门的加工场,广东省盐业公司正在准备把集中配送点定在江门,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同时,为了开拓收入源,盐业还要走多元化经营道路,譬如,在广州的两家大型水疗中心,均是该战略下的产物。

  “碘”型麻烦

  碘,虽然在人体中只需要20-50毫克,只有一汤匙之多,却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人体内70%到80%的碘集中于甲状腺体,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其余分布在循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及氧的磷酸化过程,参与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促进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人体内的碘有80-90%来自食物,经肠道吸收后,在细胞外液游离,随后大部分被甲状腺迅速捕捉,小部分随唾液、尿液及汗液等一起逃出体外。

  碘缺乏则先天不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储备的碘可以用2个月之久,在碘缺乏的早期,碘储备和机体的强大调节机制尚可保证甲状腺正常运作。长期碘缺乏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甲状腺素的合成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健康失衡,发生一系列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IDD)。

  人们俗称的“大脖子病”也是一种碘缺乏病。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组织根据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而运作,当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甲状腺滤泡细胞就处于活跃状态,胶质减少,上皮细胞变大。碘缺乏时,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不足,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较少。

  这时候控制甲状腺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督促甲状腺细胞活跃起来,满足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于是,甲状腺细胞开始增生,变大,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浮肿的“大脖子”。

  另外碘不容忽视还因为,它在脑发育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在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是主要的调控因子,负责促进神经元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功能完善。碘缺乏,甲状腺激素降低,就会导致大脑生长发育落后,脑重量减轻,沟回减少,大脑皮质变薄等,造成儿童智商低下。

  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碘过量和碘缺乏一样,同样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减退。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桑仲娜等6名研究生对成人碘的安全摄入量进行了临床实验,在4周内,研究者将161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分为7组,每日分别服用500到2000微克不等的碘剂。

  由于过量的碘能随尿液排出体外,在实验中只要根据尿碘的分量,研究者就能判断体内碘的需求情况。通过验血验尿,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补碘一开始,各组人群尿碘水平明显增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上升,达到正常水平的1到2倍,但甲状腺依然正常工作,2周后,才开始出现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事实上,甲状腺对于碘的摄入有严格的控制机制,来防止碘对人体造成损伤。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实甲状腺细胞对于碘的摄取受钠-碘运体(NIS)调控,NIS是一种糖化膜蛋白,在身体中是搬运工的角色,主要负责从血液向甲状腺细胞运转送碘,使细胞内碘浓度高于细胞外的20-40倍,当机体摄入过量的碘时,身体就会抑制NIS生成,从而减少对碘的摄取。

  此外,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同时受大脑和甲状腺的双重调节,大脑通过下丘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甲状腺活动,而甲状腺又向大脑反馈自身需求,这种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身体根据生理需要摄取碘。

  既然身体具有自我调整功能,那么过量的碘又是怎么造成甲状腺损伤呢?

  碘过量虽然并不能使体内碘含量成倍增加,但是,如果高碘状态持续存在,为了保护机体免受损伤,钠-碘运体(NIS)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大量的碘不能使用,最终随尿液排除。一段时间后,甲状腺组织中碘含量减少了,甲状腺激素也减少了。这时候,为了维持甲状腺的正常运行,机体又上调NIS的含量,增加碘的供给。于是,身体在自我调节与高碘抑制作用的反复折腾中,最终发生异常,从而造成甲状腺损伤,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等不良反应。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林艳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林艳,女,主治医师。擅长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