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反映中国乳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乳业标准。这一席话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王丁棉先生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告诫广大网友,牛奶的细菌含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或威胁,而降低蛋白质含量实际上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只能喝“世界最差标准”的牛奶?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反映中国乳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乳业标准。这一席话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王丁棉先生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告诫广大网友,牛奶的细菌含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或威胁,而降低蛋白质含量实际上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只能喝“世界最差标准”的牛奶?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
中国乳业标准首度遭到乳企炮轰,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指中国生奶标准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甚至不作要求”…详细>
很多消费者都不清楚我国的所谓“纯牛奶”是什么,纯牛奶实际上是不纯的,因为它是必须加香精、加稳定剂才能够生产的纯牛奶。这个纯牛奶的名词是不科学的,应该叫做高温奶。
我们常喝的液态纯牛奶,主要有这种超高温杀菌的常温奶,以及低温灭菌的巴氏鲜奶。我国市场以常温奶为主流,而发达国家则以巴氏奶为主。
资深乳业专家魏荣禄教授表示,乳业标准把细菌数标准由50万提高到200万,使牛奶安全性大大降低。细菌数越高,致病的分泌产物就会保留在牛奶里,对人体健康有害……[详细]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先生告诉39健康网编辑,中国虽然是“奶业大国”,但却是“贫奶国家”,人均牛奶占有量只有26公斤左右。乳业标准的调整考虑了我们的国情,但是作为食物的要求来讲,乳业标准应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消费者负责任……[详细]
单纯从数值上看,乳业新标准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仅有中国允许量的数十分之一。[详细]
有高标准也未实行然而,虽然1986年国标中的蛋白质含量是2.95%,但这个2.95%却并非强制标准,从没有被严格遵守过。专家甚至认为,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因为过去的生乳标准强调蛋白含量的要求太高,部分散户奶农达不到要求才被迫冒险为之。[详细]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容易出现一边奶牛养殖户忍痛倒奶,一边却是奶企抱怨缺乏奶源的奇怪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奶源还远不能满足乳业的加工需要,缺口高达40%到50%。[详细]
曾三次参与国家奶业标准制定的资深乳业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的魏荣禄教授表示:“现在哪个标准的问题不是我们专家说了算的,我们认为我们讲的东西是很有道理很有科学性的,但是一到上面去各个部委一协调结果就不一样了。”[详细]
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认为,单方面强调提高标准是不切实际的。我国的国情是,牛奶并非是最好的,但消费者都喝上了牛奶,提高了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对于消费者来说,牛奶蛋白质含量是2.8,还是3.3的,差别并不大。然而,消费者不会认同:网友讥讽这种观点真是太可笑。[详细]
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证实,我国现有的条件要生产出高蛋白的牛奶,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养牛户要给牛精饲料和优质牧草高标准养牛自然高标准产奶,专家称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得到提高。这就需要国家提高标准的同时,也提高鲜奶收购价格,不达标的都不能卖,奶农将不能不加大投入,但他们也会因此得到高回报。[详细]
二是企业的设施要跟上牛奶在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每毫升不过3000至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到2万个,而之后达到200万个主要是在牛奶离开乳房进入加工环节期间造成。巴氏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10年时间,但速度缓慢,现在仍然是10年前的水平。此外,我国的冷链物流处在完善阶段,巴氏奶的保温期一般只有7天,需要储藏在2-6℃环境下,从生产到消费,这对冷链物流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