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女婴
三胞胎女婴目前很健康
“孩子白不白?”、“我想吃罐头降降温,身体好了去看看孩子。”、“怎么我还没有奶?”、“给孩子们起名字了吗?孩子们都健康吗?我想给她们喂奶!”……想起妻子生前留在写字板上歪歪扭扭的笔迹,想起妻子最后对他的嘱托,29岁的陶华江泪如雨下。四个日夜的守护让他迎来了三胞胎女儿的降临。但命运的捉弄,又让年轻的他在尽享得子喜悦之后沉浸在丧妻的悲恸中。
看着双方父母脸上的愁容,握着手里近十万元的医疗费单据,想到三个嗷嗷待哺的女儿,陶华江只能咬牙坚持。“妻子已经不在了,我要撑下去,要好好赡养双方父母,三个女儿是妻子留给我的唯一财富和希望,我一定要将三个女儿拉扯成人。”
我市新增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是一名刚生下三胞胎女儿的产妇杨某。记者了解到杨某老家在平度,在市立医院东院区生下孩子6天后因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等疾病而死亡,此前做鼻咽拭子检测确诊其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进行了相应治疗。
医院全力抢救产妇不治身亡
记者经多方采访获悉,这名产妇妊娠期间出现发热等症状,多项生命体征异常。医院立即组织全院专家组会诊,心内科、呼吸科、产科、ICU、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全力参与抢救,24小时守护在产妇床前,对症治疗,积极抢救。但在孩子出生6天后,产妇终因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等疾病,于2009年12月28日晚7时07分不治身亡。
2010新年第一天的下午,记者在市立医院东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见到了陶华江的三胞胎女儿。三个刚出生10天的女婴身上紧裹着白色的毛巾被,分别躺在自己的小床里紧闭着眼。记者发现,三胞胎每个宝宝的头上都贴着一块白色胶布,上面分别写着“大”、“次”、“小”。
“三胞胎除了体重不一样外,其他五官特征都很相似,所以我们贴上标记好区分开。”值班护士刚说完,就听到“哇……”的一声啼哭,“‘老大’可能饿了。”护士连忙将奶瓶凑到“老大”的嘴边,看着她安静地吸吮着奶嘴,不再啼哭,护士会心地笑了。
市立医院东院儿科主治医生告诉记者,三胞胎女婴属早产儿,医护人员每天给婴儿们喂早产儿食用专用奶粉,“老大”刚生下来的时候最轻,体重只有1625克;“老二”体重是1990克,也不到4斤;“老三”最重,体重为2085克。
“这三胞胎女婴虽说只在母亲肚子里呆了8个多月,身体却非常健康,仅表现有轻微的贫血和低血糖,每人每天能喝奶35至40毫升,现在每人都比刚生下来的时候重200克左右。”儿科主治医生表示,可爱的三胞胎姐妹已可以出院回家喂养。
家人用爱心温暖三胞胎
1月2日下午4时许,三个小宝宝要回家了。医护人员将陶家人带来的三件棉被将孩子裹紧,然后一个个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递出来,陶华江的婶婶、陶华江的岳父、陶华江的妻妹分别接过 “老大”、“老二”、“老三”。“心里终于踏实了,这是姐姐拿命换回来的三个宝宝,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们。”陶华江的妻妹眼泪刷的一下从脸颊流过。三人连忙将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宝宝们着凉,刚坐上有暖风的车内,陶华江的婶婶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心情,再次抽泣起来。
2009年12月30日上午11时30分,“妻子不在了,我更要承担起做女婿的责任,不能让二老伤了身子。”记者在平度市马戈庄镇见到陶华江时,他刚从岳父家出门。为避免岳父、岳母过度伤心,陶华江领着记者返回他十几里外马戈庄村自己的家。返程路上,陶华江掏出手机指着显示屏上留存的婚纱照说,这就是他的妻子,一个美丽温柔的农家女孩。妻子离去的几天里,每当心里难受的时候,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来看上几眼,与妻子说说话。
空荡荡的新房特冷清
走进陶华江的家里,记者看到,院落里摆放着十几盆几近凋谢的花儿,一台农用三轮车停在厢房里。院落里时而响起的羊咩声、狗叫声划破空气中凝固的气氛。西面两间新房里,原本用来装饰新房的彩花无精打采地垂落着,左邻右舍送来的烧纸堆砌在窗下,北面床上叠放着给孩子做的棉衣棉裤和尿布。东面两间客厅里,冷冷清清的一张转轮椅子放在中央。
为结婚两家花不少积蓄
“我住的这五间房子是为结婚刚翻新过的,为了结婚,两家人把家里的积蓄花了不少。”陶华江说,他家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05年,他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平度化肥厂工作;患有心脏病的父亲在马戈庄镇上做点小生意;母亲有高血压、糖尿病,农闲的时候在家做点家务。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张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