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认为,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由于缺乏防控经验,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将成为防范甲流疫情的薄弱地带,或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请关注——
“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可以说甲流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做出的最新判断。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甲流疫情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关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而世界卫生组织在每周一次的最新通报中称,目前不论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甲流病毒仍是最为流行的流感病毒。
目前全球流感病例近76%为甲流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通报显示,目前全球各地报告的流感病例中,有近76%是甲流病例。其余为普通季节性流感以及其他流感病例。
从地域划分来看,目前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流感传播情况复杂多变。在北美地区,美国近来报告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的流感活动强度超过了以往普通季节性流感的强度。而加拿大和欧洲、中亚地区的流感活动强度总体上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日本,由于近来南部冲绳县甲流病例显著增多,整个国家的流感活动强度稳步上升,已超过往年普通季节性流感的强度。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中南美洲国家,有的报告出现流感局部传播,有的则广泛传播。
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是薄弱地区
在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曾光强调,随着季节变化,甲流南半球流行高峰趋于平缓,北半球的疫情开始迅速升高。中国与北半球趋势一致,近来1天发生的病例数相当于1月前的10天,特别是9月以来,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同期出现暴发流行,预示甲流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即俗称的第二波传播开始。
“甲流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快速传播之势已成,这些地区是防范甲流的薄弱地区,很可能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他认为:当前疫情发展凶猛,且不同于过去境外输入的渐进模式,而是由数量庞大的国内流动人口,通过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广泛传播,往往发生严重的社区暴发流行后才被发现,而且各城际间没有任何防线。由于这些地区缺乏防控经验,可能导致病例迅速增加,出现成批危重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