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甲流威胁未远去 或将换个“马甲”卷土重来

www.39.net  2010-7-1    

  一个并不可知的未来

  不过,研究者们发现,“香港201”在猪群中可以“很有效地传播”,但似乎并没有很大威力。被传染的猪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至少,它们既不打喷嚏,也不流鼻涕,“只不过原来很活泼,挺爱打架,现在却变得懒洋洋的”。

  研究小组还调查了长期生活在猪群身边一些人的血清学结果。但血清学只能检测到病毒中表面蛋白所诱导生成的抗体,并且同一亚型病毒之间往往存在交叉反应,因此一个人的抗体是来自去年大流感的病毒,还是来自大流感的新型重组病毒,往往很难确定。他们计划利用人类的一些细胞或组织器官进行离体培养,“用这种方式看看新病毒是否会传染人”。

  就眼下而言,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这种病毒是否能再次传播回人类。不过,没有人敢对流感病毒掉以轻心。根据WHO的报告,截至6月20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214个国家和地区确诊了H1N1甲型流感病例,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8209例。

  在亚洲地区,最新一则病例来自中国台湾,一名62岁的医师于6月18日死于甲流,这时距离他发病仅有两周时间。

  对于管轶来说,这也并不是他第一次面对难题。这位今年只有48岁的教授,曾在非典期间,第一个成功分离SARS病毒,并判断出SARS病毒极有可能是通过果子狸传播给人类。在明确了病源后,非典二次暴发的可能性被扼死在摇篮里。

  而当2005年禽流感暴发时,管轶所带领的团队,又从样本中成功排出了250多个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这些样本,是从超过10万只禽类中取得的。仅仅获取样本,就已经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儿”,研究人员每天都跑到市场里去,说服摊主,让他们从待售的鸡、鸭、水鸟身上抽血,并收集那些可能带有传染病的粪便。

  现在,这位休闲活动只剩下“看看新闻和足球”的教授表示,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计算机里也有很多论文等着完成”。他很少觉得疲惫,甚至在外国媒体的眼中,他被勾勒为一个不断抽烟的中国教授,“充满了科学上的狂妄”,并且“算不上很有耐性”。

  但管轶愿意承认,“2009年H1N1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发现“香港201”后,他也并不回避,“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病毒学家没有办法告诉你,究竟哪种病毒危险,哪种病毒不危险。”

  他只是相信,如果世界上能多些愿意进行这样“笨拙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许多未来的病毒也许就能像“香港201”一样,被密切监视,也许最终会被销于无形。

  “流感其实一刻也不停地在变,我们是在追,还不只是找。”朱华晨说,“另外,新病毒每一秒钟都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生成,我们关心的是,谁才可能引起大流行?”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非典七年,非典患者生活现状调查

健康情报:女用避孕套流行在即

抗癌十七年,战胜五种癌

爱心无疆:关注贫困病患

探秘女人喜欢让男人陪逛心理

(实习编辑:卢凯阳)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