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内蒙古44%草原存鼠害 增鼠疫风险

www.39.net  2010-6-12    

  草原生态破坏是引发鼠害主因

  研究表明,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植被高度是鼠类选择栖息地的主要限制因素,当植被达到一定高度时,即不适应鼠类栖息。也就是说,草原的植被越好,越不利于鼠类生长;草原的植被越不好,鼠害就越猖獗。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正是引发鼠害的根本原因。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高级畜牧师、草原鼠害防治专家乔峰举例说,布氏田鼠一般生活在草被非常低矮、接近裸露的地方。在锡林郭勒盟,以前草长得很高,布氏田鼠只能生活在个别的窄小地区。但是,由于近年连续干旱,草场严重退化,布氏田鼠的家园迅速扩大。它们不仅吃草,而且挖掘洞穴,更加剧了草原沙化。而草原的沙化又为长爪沙鼠提供了理想的生活和繁殖条件,它的一个洞系就可挖出成吨的沙土,短期内就能造成草原沙漠化。

  于是,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连年干旱、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了,草儿不长了,老鼠更多了;老鼠活跃了,草儿更不长了;没有了草,沙化也就进一步加剧了。鼠害的发生和蔓延,敲响了大草原生态恶化的警钟!

  与此同时,捕食鼠类的天敌减少,使鼠类更加泛滥。在苏雅拉图的记忆中,20年前,自家的草场里不时有狐狸、老鹰、蛇出没,它们都是捕食鼠类的能手,现在根本见不到这些动物的影子。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广泛使用使许多动物受害。有的杀鼠剂具有二次中毒性质,许多鼠类的天敌在吃了中毒鼠后也中毒身亡。再加上人们乱捕滥杀天敌动物,使鼠的天敌逐年下降,有的处于濒危状态,从而为鼠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趁之机。

  鼠害蔓延加大了鼠疫流行风险

  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让成群的牛羊没有了好的饲草,更带来了可怕的鼠疫风险。

  截至5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化德县,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镶黄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右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等5个盟市14个旗县市先后发现动物鼠疫鼠间流行。为此,内蒙古卫生厅紧急部署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

  事实上,内蒙古一直是鼠疫的严重流行区,有鼠疫疫源旗县54个,占全国疫源县总数的1/4,疫源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疫源面积的近1/3。2005年以来,内蒙古未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但鼠间鼠疫疫情频发不断,疫情多靠近人口密集地区、交通要道、旅游区等重要地区,呈现点多面广、流行强度高等特点,对人群的威胁较大。

  目前,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已派出专业技术人员5组15人次分赴疫区,指导各地密切观察疫情动态,及时有效进行疫区处理,控制疫情扩大蔓延;在疫区居民中普及鼠疫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和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参与鼠疫防治工作。

  鼠害防治需纳入国家规划

  针对今年草原鼠害对草原破坏严重、防治难度大的特点,内蒙古自治区按照集中连片、重点防治的原则,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核心,采取生物、生态、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截至5月25日,内蒙古共完成春季草原灭鼠面积1879.79万亩,使得重点地区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资金缺口巨大,灭鼠面积仅占危害面积的19.1%,大面积未防区域内鼠害繁衍扩散的隐患并未消除。

  此外,鼠情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也是鼠患防治难以到位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东西部草场类型差异明显,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测报难度大,加之各级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必要的测报仪器、交通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草原鼠害测报和防治工作。

  “建立完备的鼠情监测体系十分重要,建议国家将草原鼠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纳入规划。”内蒙古农牧业厅草原工作站植保科科长张卓然说。

  更令人担心的是,布氏田鼠、长爪沙鼠等鼠类近年来增强了抗药能力,传统灭鼠药物杀伤力明显减弱,灭鼠亟须使用技术含量更高的药物。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锡林郭勒盟草原等鼠害重灾区,过去主要在荒漠半荒漠草原危害的长爪沙鼠正向北入侵,与布氏田鼠成为了混生鼠,它们对草场的破坏强度势必更大,防治也更加困难。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2010最新新闻火爆排行榜

保健人员准入制能栏住“张悟本”

精神病患要达1亿 你将成为下一个

德日男性不愿做大男人 坐着小便

加薪能否让富士康跳楼止步

(实习编辑:林子又)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