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说法本身是一个错误
参与调查网友宫颈糜烂患病情况
参与调查的女性中,60.46%的女性有轻度宫颈糜烂;33%的女性有中度宫颈糜烂;6.54%的女性有重度宫颈糜烂。
轻度(Ⅰ度)宫颈糜烂:是指外移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轻度宫颈糜烂有时候没有症状或是症状较轻,因此很多时候会被忽略了,如果有症状,一般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比较粘稠。中度(Ⅱ度)宫颈糜烂:是指外移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中度宫颈糜烂的白带异常较之轻度要明显些,有的白带会呈黄绿色,白带量明显增多,白带质地较为粘稠,而且白带中会有腥臭味。重度(Ⅲ度)宫颈糜烂:是指外移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重度宫颈糜烂的白带中可能会有血丝或少量血液,有的患者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和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宫颈上皮分为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两种。鳞状上皮位于宫颈的表面。柱状上皮位于颈管内。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称为鳞柱交界。这个部位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月经周期。由于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两种上皮的分布有所不同。正常条件下鳞状上皮外看是光滑的,当宫颈被覆鳞状上皮时,就是宫颈光滑;青春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发育增大,宫颈管粘膜组织外移,即柱状上皮外移。给人的肉眼感觉就是糜烂的,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糜烂。而是假性糜烂或者宫颈管内膜外移。这种假性糜烂是不需要治疗的,当雌激素水平下降的时候(如行经前后),柱状上皮自然就退来回到宫颈管内宫颈就有变得光滑了。那么什么是真性糜烂呢?由于宫颈表面经常有较多的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覆盖。这些分泌物长期刺激、浸渍宫颈外口周围的鳞状上皮,再加上宫颈深层组织的炎性浸润。使覆在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失去活力而脱落,形成溃疡,这就是真性糜烂。
参与调查网友宫颈糜烂治疗情况
参与调查的女性中,70.57%的女性一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6.94%的女性二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11.19%的女性不定期做宫颈涂片检查;11.3%的女性从来没有做过宫颈涂片检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5.39%的女性没有治疗宫颈糜烂;18.17%的女性有药物来治疗宫颈糜烂;10.89%的女性用物理方法来治疗宫颈糜烂;5.55%的女性用手术来治疗宫颈糜烂。
在以上调查中显示,60.46%的网友表示自己患有轻度的宫颈糜烂,而与此同时,65.39%的网友表示自己没有治疗宫颈糜烂。
对此“悬殊”的一组数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的刘朝晖教授认为: “宫颈糜烂”这个提法本身就不正确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其不是病理改变,属于宫颈生理变化。因此,关键并不是患者如何看待这个诊断的问题,而是临床医生对此还有太多的误区。本来也不是患者提出要治疗宫颈糜烂的,她们怎么会知道这个名词呢?是医生在不断地提示她们这样的‘疾病’。只有医生的观念改变了,患者才会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了,但是仍需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使得妇科医生再培训再学习,并予以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才有可能减少对于宫颈糜烂的错误认识和处理。
在谈到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否需要治疗时,刘朝晖教授提醒:不必恐慌,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只有当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有症状、合并感染’时,如有无脓性分泌物、是否造成接触性出血,才需要进行正确的治疗。对于‘无症状、未合并’者不应采取治疗,任何一种治疗都是有可能有并发症和危害的,对于不需要处理的治疗了,所带来的任何危害或副反应都是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