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民意盘点2009:防控甲流和全民医保最为公众认可

www.39.net  2009-12-22    

  北京市上班族刘卓研今年去了两次医院。“第一回看颈椎,工作日没时间,只有等到周末,没想到5点去协和医院排队,已经人满为患了,6点半开始叫号,不到半小时就没专家号了。第二回是10月中旬到广安门中医院挂专家号,咨询台的人告诉我今年的号都没了,让我等明年再说。”

  “挂号难反映的是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周子君说,现在北京、上海等地推行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广受病人好评,“预约挂号解决不了挂专家号难问题,但是如果六七成病人看病都通过预约实现,那么对于改善患者在医院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都会大有益处。”

  本次调查中,公众忧心的问题还包括:“挂号难,号贩子依然猖獗”(38.6%),“社区医院不社区,主动服务差”(37.7%),“医生多点行医没见多少行动”(35.0%),“实习医生管理不善让人心里没底”(30.7%),“异地看病报销难”(29.8%),“医学院学生对口就业难”(10.6%)等。

  对医改措施的落实,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调查中,71.3%的人首选“进一步降低虚高药价”,59.9%的人选择“医保补贴与缴纳标准”,54.2%的人认为要“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接下来依次为: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50.3%),扩大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和比例(50.8%),异地医保接续问题(37.7%)等。

  公众对2010医疗领域有何期待

  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周子君认为,我国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人才流动是单方向的,有能力的医生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城市里如果有机会,肯定是去大医院。“我们希望能够建立医务人员双向流动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大医院有资质的医生到基层行医。多点执业是一种思路。”

  “如果允许一个医生在社区自己开诊的话,既能赚到钱又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看病需求。”周子君说,只要小区有条件,政府又允许,那很多病人就可以在小区里看病了。一方面解放了医生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可以受益。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11月的调查发现,77.4%的人认为,医疗领域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资源不均衡,大医院挤破门,小医院没人去。针对这一问题,79.5%的人赞同应当像鼓励大学生去基层一样,鼓励医学毕业生去社区医院,从而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据了解,现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很多城市的社区医院,都已为居民建立起了健康档案,随时记录居民的看病用药、身体健康状况。银川市在2008年年初开始推行“签约医师”制度,由签约医师对参保居民进行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公众对2010年医疗领域有什么期待?调查中,59.9%的人首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52.2%的人表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49.7%的人认为应该“打破医疗资源垄断”。

  接下来还有:实现社区医院和大医院的人才交流和互动(40.1%),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和审计(39.2%),改革公务员医疗制度、保障医疗卫生公平(35.3%),医生多点执业推广到全国(33.2%),民意反馈渠道畅通、采纳合理意见(32.5%)。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蜗居”——买房压力,白领早死十年

  熬夜族(夜猫子),你睡着了吗?

  “哥的寂寞谁能懂?”全面揭秘网购性用品黑幕(专题)

  拒做“快男”!男人一生只有16小时性高潮(组图)

  揭秘!一天250次性高潮的女人(图)

(实习编辑:张雯馨)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