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发热学生排队待查
北航校医院新增了发热隔离区。即日开始,校医院正常门诊改为集中门诊,发热患者需到发热门诊和急诊室看病,普通患者到全科诊室就诊。
昨日17时许,北航校医院内的发热门诊仍有30名学生在等待筛查,而问诊医生除戴上双层口罩外,也戴上了透明手套。
根据校医要求,每名患者都被要求留下详细资料,其后开始测体温、验血等,情况较严重者转诊附近的北医三院。医院入口虽设有电子测温仪,但并未强制测量。
宿舍开始喷洒84消毒液
昨日下午,一名戴着面具的物业工作人员背着药桶,在对各宿舍楼喷洒84消毒液。多名学生称,从前日起,校方要求每天上午首堂课自报体温,宿舍楼内通过仪器测量体温。不过,记者穿行于10号宿舍楼、G座会议室等处并未遇到任何检测。
校内超市工作人员称,两日来每天口罩都多卖数十个,为此专门放在了门口显眼处,不过她坦言并无医用口罩。
■ 博客摘录:排队打电话要家长来接
第六天,白天没有什么事,到了晚上,恐慌爆发了。教导员进来拿着个电话给我们一同学让他接家长电话。之后他跟我们说,北航军训团28例甲流,死了1个。我们当时一下炸开了。大家好像都知道了消息,奔走相告。
当我们从教导员口中获得证实后,大家蜂涌向服务社,互相借电话卡,站在那里唯一一个能用IC卡的电话亭排队(之前禁止打电话,军训禁止带手机)。自己偷着带手机的,都把手机拿出来,大家在门口排起了队打电话。
当听到有北京的孩子已经被接走时,所有北京的同胞都马上寻求各种联系方式,要求家长马上到大兴军训基地。
就这样,外地的孩子也慌了。有人竟对着电话大喊“你来不来北京?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一个刚刚考上大学什么还都没学到、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的大一新生,就这样离开了。而我要不是知道死人的消息,就算有甲流也不会主动提出撤退的。我走之前,去服务社买了一些吃的和纸牌留在宿舍,有些不舍又有些急切地离开了宿舍。——一个刚从大兴军训基地出来的北航学生
■ 质疑
1 新生基地生活条件很差?
“女生住宿条件还好,男生们住宿条件极其差。”昨日,训练基地内多名学生表示,多数学生都是居住在简易房内,一间仅有10多平方米的房子摆放4张上下铺,中间过道仅有1米多宽。且所盖的被子较薄,很多学生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
“从来到现在我就没有洗过澡。”一名等候家长的学生称,基地的洗浴间离宿舍约600米距离,洗澡所用喷头是用自来水龙头替代的,每次洗澡都是四五名学生共用一个水龙头。谈及伙食,多名学生们称,基地的伙食只能够保障学生们吃饱,但饭菜质量不好。本报记者 张汉宇
2 举办竞赛迫使军训提前?
北航BBS上,有同学批评说,根据往年惯例,大一新生会在大一进入大二学年的暑假军训,但今年北航举办“挑战杯”,为了迎接来自全国各高校的4300多名参赛选手和领队,北航新生宿舍被临时用于参赛选手住宿。
北航学生批评说,在甲流发生,该回避的时候,依旧承办了挑战杯;在本不是军训的季节,3000人要收拾所有物品开往大兴军训,然而,有一个学生永远回不来了。
针对上述说法,昨日,北航党委宣传部部长蔡劲松解释说,该赛事安排是北航两年前决定的,当时还没有甲流疫情发生。
3 学生病情为何推迟上报?
因患甲流死亡的学生病情,为何10月22日出现发热症状,却直到26日才上报北京市卫生局?
对此,昨日,北航党委宣传部部长蔡劲松认为,这些情况需由大兴军训基地的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目前,有关部门已在大兴军训基地成立了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医疗救治组、疾病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和后勤保障组。
蔡劲松说,上级部门已专门调拨、配给了防控和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品,发至每一名同学手中,并及时开始按照治疗和预防要求,进行服用。
■ 保障:参赛选手体温领队负责监控
目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正在决赛,共有来自海内外及港澳台的4300余名学生在北航。蔡劲松表示,此前组委会已制订有针对甲流的预案。
蔡劲松说,现在所有进入北航新主楼会场的人员都要测体温,要确保没有人员发热、发烧。平时由各高校领队负责督促队员测体温,一旦发现有发热发烧,就需跟海淀区疾控部门联系,“目前为止队员体温都很正常”。
此外,大赛组委会已联系参赛选手入住的酒店,要求关注代表团成员的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需及时报告。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