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进行时:
驱铅治疗、脱离环境和整体迁村
济源市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血检异常的孩子主要来自克井、思礼和承留3个镇,需要驱铅治疗的孩子被安排在该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目前,第一批20名孩子已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要到一个月后复查时才能知道。
在承留镇的南石村,记者找到了刚完成驱铅治疗的两岁半小姑娘吕冰冉。她的父亲吕新开告诉记者,9月中旬,村委会开始通知和组织村里的小孩抽血检查。吕冰冉的血铅值是358.6微克/升。之后,村里又动员他带孩子去医院治疗,10月10日开始的治疗一共进行了5天。
为了动员村民带孩子到医院治疗,济源市向各村都派出了由市、乡、村三级领导组成的工作组。带队住在南石村的济源市农业局副局长对记者说,工作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和组织,要告诉村民如何治疗,把市里的处理方案向村民详细解释,鼓励村民暂时带孩子脱离环境。
为了方便受铅污染的5个村的6岁~14岁孩子上学,承留镇政府将自己的办公室腾出给孩子做宿舍。该镇纪检书记周奎明说,孩子的食谱是由该市卫生局根据营养干预的需要统一制订的,其中最多的是牛奶、水果等富含蛋白质或维生素的食物。
济源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市绝大部分受铅影响的村子已经完成了脱离环境工作,还有部分孩子暂时被安排在市里的宾馆,由卫生局统一制订营养干预的食谱。所有孩子的转学或转托工作已经安排妥善,进一步整体迁村的工作将由该市建委统一规划。部分村的新址已经确定并公示,迁村工作很快将启动。
专家说法:
完全归因于历史并不合理
济源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地已经关停了32家铅冶炼企业,剩余的3家大型企业都是采用科学环保技术,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此次铅中毒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50多年来,当地的铅冶炼历史使许多地方早已经被铅污染。国家的《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在2007年3月才颁布,晚于当地3家大型冶铅企业的建厂时间,其中关于“卫生防护距离须大于1000米”的规定没有被顾及到。这3家企业是经过严格环境评价取得相应资质才建设投产的,排放一直符合标准。
有环保专家说,济源市环保部门将此次孩子群体铅中毒事件完全归因于历史并不合理。铅厂建厂确实是在法规颁布之前,但2007年法规颁布至今已经两年多了,环保部门在明知冶铅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00米范围之内的村民健康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却迟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出现了上千名孩子铅中毒才开始研究解决方案。这样忽视健康的环保,还不如不保。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张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