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扎针前先过数道询问关
部分学生因感冒等原因临时取消接种
昨天下午2点,朝阳区垂杨柳中学初中部,四间教室分别被临时用做“候诊室”、“接种室”、“处置室”和“观察室”。初一年级的30名学生每人手里拿着一份经家长签名的“甲流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率先被带进了候诊室。
“最近有感冒等不舒服症状吗?”“之前吃过什么药物吗?”“有过敏史吗?”“候诊室”里,老师开始了接种前的第一轮询问,“我这两天有点感冒。”一位学生在陈诉了自己的情况后,在老师建议下,带着同意书离开了“候诊室”。经过第一轮筛查后,近一半学生因有过过敏史、感冒等各种原因离开了“候诊室”,放弃了当天的接种甲流疫苗。他们以后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
通过第一关的学生们两两进入到“接种室”,“接种室”设置了预诊台、登记处、接种台和确认处。初一(1)班的张鹤是第一个走进“接种室”的学生,在预诊台,医生再次询问了他是否有过过敏史、最近是否感冒过等问题,张鹤全部否定后,旁边的登记处工作人员将他的名字找出来,在上面打了一个勾。接着,张鹤坐在接种台前,医生在其左胳膊上扎了一针。结束接种后的张鹤在出“接种室”时,确认处的工作人员在其的同意书上盖了印章。
之后,张鹤来到“观察室”,他将在此进行30分钟的观察。“刚扎进去的时候有点疼,现在有点发麻。”5分钟后,张鹤已经一点感觉没有了。
花絮----接种后有点冷?虚惊一场
昨日下午约3时,正在“观察室”巡视的北京朝阳区妇儿医院医师赵喜梅发现有个女学生有些异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有点冷”,赵喜梅赶紧领着这位女学生到了“处置室”,“36.3℃。”给女生量完体温的赵喜梅松了一口气,“估计是衣服穿少的缘故。”随后,赵喜梅让这个女生在“处置室”喝些热水暖和暖和。
据了解,疫苗接种后可能有疼痛、红、肿、瘙痒、发热、头晕、疲劳乏力、腹痛、关节疼痛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多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
释疑-----打工子弟也可免费接种
目前市民暂不可以自行购买甲流疫苗
昨日,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所所长吴疆,就甲流疫苗接种中市民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
1、昨天是北京接种疫苗第一天,是18区县同时启动吗?
邓瑛:个别区县已经在小范围开始接种了,但有些区县动作还没那么快,因为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组织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要求对被接种人群进行认定,对接种单位进行确定,然后上报卫生局后才能进行。
2、北京有多少市民愿意接种甲流疫苗?
吴疆:在对受众人群进行调查后,愿意接受度在90%以上。
3、在这次的中小学接种范围内是否包括外来打工子弟?
邓瑛:只要是在北京市教委注册的学校,都可免费享受甲流疫苗接种,也包括打工子弟学生。
4、市民能不能自己购买甲流疫苗?
邓瑛:此次接种甲流疫苗是由北京市政府组织的,目前市民不可以自己购买,将来视情况再决定。
5、接种甲流疫苗是否可减轻病毒传播速度?
吴疆:疫苗应用的目的不是阻断病毒流行,而是保护个体。
6、据说泰诺等感冒药对疫苗有一定抵消作用?
吴疆:感冒药里含有抗菌素,可能会干扰疫苗的效果,但不知道有多大的干扰。所以建议市民在接种疫苗两周之内,不用抗菌药物和抗菌素。
疫苗接种后的常见疼痛、红、肿、瘙痒、发热、头晕、疲劳乏力、腹痛、关节疼痛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多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为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确保接种安全,市卫生局同时启动了接种工作紧急叫停机制。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高于预期或呈明显聚集性分布;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及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患;出现死亡、残疾等严重事件;发生群体性反应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等任意情形之一,要立即暂停疫苗接种。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