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卫生部已将乙型肝炎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计划利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将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到低流行区水平,并将北京市作为卫生部选定的乙肝综合防治示范区。
目前控制乙型肝炎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为规范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北京市曾经在1992年和2002年先后两次印发了“北京市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管理规程”。如今,北京市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状况以及国家乙肝免疫预防的策略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在新形势下规范我市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我们曾经多次邀请和组织肝炎防治的专家对我市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工作管理规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北京市的乙肝防治工作。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大部分可以转变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人们:15-25%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可能死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和其他体液及分泌物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孕妇可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围生 (产) 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即分娩时和产后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包括哺乳)传播。
经血传播: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不安全注射;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静脉内滥用毒品;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与HBV阳性者性接触;多个性伴侣者,HBV感染危险性增高。因此,乙肝是性传播疾病之一。
如何预防乙肝?
不用他人的洗漱用具(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修足、纹身、扎耳环孔等尽可能到正规场所。
洁身自爱,严肃性行为,性伴专一,防止多性伴造成的传播。禁止注射毒品。
供血者严格全面筛选。鼓励无偿献血。使用安全的血液和血制品。
严格消毒各种医疗器械和医疗废弃物,大力推广和落实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普遍使用。
杜绝注射器反复使用,保证一人一针一管。防止接受诊疗时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制定和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新生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医务人员,都应及早采用主动免疫。
乙肝病人和HBsAg携带者的同家密切接触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HBsAg携带者孕妇的新生儿不仅要接种乙肝疫苗,而且要尽早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