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第三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副主任闫振成提醒,要控制糖尿病复发,最关键、最易忽视的就是饮食控制。
54岁的张新群(化名)是合川区南津街人,患糖尿病3年,目前居住在大坪九坑子,为大儿子带孩子。
11月6日中午,张新群带着不满两岁的孙子散步,回家后觉得有点饿,想起家里还有没吃完的月饼,觉得丢了可惜,就找了出来,和孙子分吃。平常老伴和儿子在家时,对她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凡含糖的食品,基本不让她碰,好不容易吃回月饼,不知不觉就吃下两个,也没有感觉身体异常,她还暗自高兴。天色渐晚,她开始感觉浑身胀痛,晚上10时许竟昏了过去。
家人立即将她送到大坪医院。闫振成介绍,当时张新群是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人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经过紧张有效的抢救,总算为她捡回了一条命。
“这辈子我都不会再乱吃东西了。”张新群自己立下“军令状”。
据悉,要保证糖尿病不复发,需从饮食控制、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五个方面做起,才能达到“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效果。闫振成介绍,临床病例中,因为饮食控制不好,有五成糖尿病患者复发疾病。
小贴士
糖尿病的饮食配方: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改善血糖、血脂,保持体力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
首先判断是否属于肥胖。正常体重应控制在标准体重±10%,标准体重(公斤)=身高(cm)-105。
正常体重者在轻体力劳动状态下,全日总热量(千卡)=30(千卡/kg)×标准体重。碳水化合物占60%,蛋白质占10%-20%,脂肪20%左右,根据肥胖或者消瘦,所需热量相应调整。
一日至少保证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热量按1/3 、1/3、1/3或者1/5、2/5、2/5分配。
食物以低糖、低脂、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为主,加上适量蛋白质。
面对面
记者: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闫振成:最常见的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严重的糖尿病会出现休克、全身肿胀、溃烂甚至死亡。
记:如何有效预防?
闫:糖尿病的发病与肥胖、缺乏活动、吸烟、不合理膳食、遗传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重庆人爱吃辣、咸和油腻,极易得高血脂和高血压,因此要注意控制饮食。
有老人的家庭,最好配备糖尿病监测仪,随时对血糖进行监测。糖尿病的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高于7MMOL/L,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
“糖友”
天凉别忘护心脑
随着气温的下降,最近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原因竟是由看似不相关的糖尿病引起的。在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息息相关,也是导致“糖友”死亡的重要因素。冬季“糖友”切莫忽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监测血糖。天气变冷会增加食欲,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糖波动。一定不能因天冷多吃淀粉、糖类食物,要及时监测血糖,提防血糖忽高忽低。
2.合理用药。除正常服用降糖药外,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太罗,它不但能平稳降糖、保护心脑血管,还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3.保暖防感冒。“糖友”免疫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暖,若有感冒症状要及时就医。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责任编辑:张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