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60万支甲流疫苗发往广西 重点预防人群免费接种

www.39.net  2009-10-27    

  26日,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宣布,目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广西卫生部门将向各市县发放60万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重点预防人群进行免费接种,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大范围传播。

  据报道,10月9日起,广西卫生厅已发放了第一批20万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广西卫生厅疾控处林桂新处长说,27日起发放第二批60万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卫生部门将根据各市的人口数量制定发放计划,发放时连注射器一起发放。 

  据介绍,接种人接种前需填写知情同意书,当地有疫苗接种资质的接种点都可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方案按照自愿、知情、同意、免费的原则,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疫苗应急接种。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口岸检疫和边检、民航、铁路、交通等岗位公共服务人员,集中执行维稳任务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各重点人群如无禁忌,应当及时接种。

  国庆长假后,甲型H1N1流感在广西部分学校出现。“目前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呼吸道疾病易传播,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疾病,因此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很正常。”广西卫生厅疾控处负责人说。据悉,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普通流感、人禽流感潜伏期长,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的情况,甚至继发严重肺炎、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导致死亡。据介绍,目前广西还没有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现。

  哪些人员不适宜接种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朱副科长说,以下人员不适宜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的患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普通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的异同

  共同点:普通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都会出现发烧、鼻塞、流鼻涕、身体疼痛、干咳、腹泻以及严重疲劳感等症状,不进行科学检验,很难诊断。

  区别:不同病毒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因此,要对患者进行病毒检验。专家建议,一旦出现感冒症状,要立即去看医生,通过科学手段检验病毒。

  哪些属流感高危人群

  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龚健告诉记者,在广西,每年10月到来年的2、3月份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9月、3月,学校开学后,呼吸道疾病更是多发。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仅有一般性流感症状,无其他并发症,非流感高危人群。

  据了解,流感高危人群是指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人群,包括: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接种后注意两项事宜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朱副科长提醒大家,在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接种者应在留观区域接受观察30分钟。朱副科长说,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对季节性流感和禽流感产生免疫力,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的,可能与疫苗本身特性、受种者个人体质及病毒变异有关。因此,即便接种了疫苗,仍然不能放松日常预防工作。  

  日常预防“甲流”六步骤

  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群众,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六点,完全可以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毛巾等生活用品专人专用,随时对碗筷消毒),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精神和心理状态。

  2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若需接触病人应戴普通口罩,并尽可能缩短接触时间,与他人交谈时尽可能相距1米以上。

  3注意勤洗手。在哪些情况下要洗手:(1)在触摸眼、鼻、口之前应洗手,(2)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应洗手;(3)探访医院后应洗手,尤其是接触病人或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必须用肥皂洗手;(4)触摸过公共设施、公共物品之后(例如电梯扶手、开关按钮等)应洗手。

  4生活和活动的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

  5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中国涌动“不孕潮” 你是其中一员吗?(专题)

  惊!小心340万淀粉做的假毓婷假伟哥

  奇!什么东西能治甲型H1N1流感?

  详解内地孕妇为何挤爆香港医院产子(图)!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谁让我的宝宝成了畸胎?

(实习编辑:林艳金)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