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4日零点,北京解除了人禽流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仅仅过了3天,1月17日晚间山西省卫生厅通报,山西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百姓何时能用上禽流感疫苗?
山西一女童确诊禽流感
通报介绍,现住山西省吕梁孝义市的2岁女孩彭某,2009年1月7日在湖南发病,1月11日随外祖父母回到山西,病情加重后于1月14日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遂于14日晚转至山西儿童医院。目前,患儿病情危重,山西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进行抢救。
1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专家推测中国人感染禽流感还将不断出现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对当前人禽流感总趋势进行推测,“根据全球及中国内地人禽流感疫情形势,结合动物疫情形势,可以预见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后每新增一个病例,都将为病毒通过适应性突变或基因重配来提高其人际间传播能力创造机会,因此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舒跃龙指出,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主要是禽到人的传播,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食用未经深加工的禽类制品也有潜在危险。活禽市场是城市病例感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我国的人感染仍来自于禽流感病毒
针对最近人们普遍关注北京发生的一例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例,舒跃龙说,我国确诊人禽流感病例中所有分离病毒均是禽源,未发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重组或重配的证据;病毒的受体特异性和血凝素抗原连接肽特性仍为禽源,与人流感病毒不同;并且与从我国禽中分离的病毒高度同源,推测目前我国的人感染仍来自于禽及其污染环境中循环的禽流感病毒。
舒跃龙指出,世界上还没有因食用禽类食品而感染人禽流感的病例。我国市场上的禽类产品都经农业部门严格监测,群众尽可放心食用。活禽市场是城市病例感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仍有近1/4的病例感染来源不明,尚不能排除环境到人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更易袭击年轻人
在目前已经出现的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中,这种病毒似乎对健康的年轻人更为致命。
北京市卫生局张秀春专家介绍说,禽类感染H5N1型病毒后数日内死亡。如果由禽类传染给人,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约有60人死于禽流感。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鸡鸭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果禽流感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指出,根据最新两起病例显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在与病毒反复接触的情况下,这类易感人群肌体容易受到病毒侵害而发病。感染者大部分都具有抵抗力弱的特点或与病禽反复接触过,所以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不是自然感染,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
虽然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需要一定条件,但必须承认,禽流感病毒在自然传播的过程中会侵袭到人,由于病毒感染需要一定的受体,受体的不同形成了自然的“种间隔离”。正是由于“种间隔离”的存在,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几率是很小的,虽然目前有几十个人感染的病例,但远不能证明禽流感病毒已经突破了“种间隔离”。
病例确诊最短需要8小时
舒跃龙表示:该病例“从临床疑似到实验室确诊,需要一定的时间”。
据舒跃龙介绍,疑似病例的样本送到实验室后,最快的检测方法是核酸试验,一般需要8个小时,如果检测不到核酸,只能进行病毒分离,需要5—7天,如果分离不出来病毒,需要对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也需要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