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产业回暖,国家政策的限制与导向,医药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大,连锁药店成为药品营销环节中的香馍馍,同类药品在终端的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企业更加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广告也不再仅仅宣传产品,而是偏重于品牌。种种迹象表明,医药市场已经步入品牌营销时代,一些有实力有思想的企业,在竞品如林的环境中,开始谋求品牌差异化。综观近年来一些成功医药企业的做法,不难发现,以下六种品牌模式成效相当显著:
招式一:打原料牌
“药材好,药才好,仲景牌六味地黄”
同样的六味地黄丸,价格高的十几元供不应求,而价格低到三四元的却卖不出去。可见,单纯的终端靠拦截和低价促销已经无济于事了,消费者更加趋向于理性,品牌的力量日益凸显。
六味地黄丸源自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是滋补肾阴,固本养生的经典之方,历经千年而不衰。国内六味地黄类剂制生产厂家之众、品牌之多,在OTC零售领域是有目共睹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消费者认同度高的当数同仁堂、仲景、九芝堂、汇仁等,区域强势品牌有上海童涵春堂、哈尔滨世一堂、兰州佛慈等。这其中,宛西仲景的品牌营销特点尤其突出。
调查得知,全国上市销售的六味地黄丸有上百个品种,同仁堂凭借百年老字号、“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品质而成为市场领导者;九芝堂以“三百年历史”为依托,诉求“不含糖”,也是强调自己的品质承诺。面对这样高度同质化的产品,作为浓缩丸的杰出代表,宛西制药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如何另辟蹊径,脱颖而出做品牌呢?
从地域上看,宛西制药厂位于偏僻的河南宛西县,并无区位和地域品牌优势。2000年以前,该厂的产品还主要依靠低价大批发为主销售。2000年前后,宛西制药调整营销策略,果断放弃大批发模式,转而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利用宛西是医圣张仲景故乡的背景,专门注册了“仲景”商标,重新设计了个性化的产品包装,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零售价格。随后几年时间,该企业将营销资源集中到六味地黄丸上,一举突破,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行业领导品牌。
宛西制药的品牌策略基于药材资源。早在1998年,企业就开始建药材基地,以凸显自身品牌与其他六味地黄丸的区别。以八百里伏牛山中药材资源优势为依托,从道地药材的角度寻求品牌的差异性。针对市场上同类竞品众多、缺乏品牌差异的情况,该厂提出了“药材好,药才好”的质量准则,并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全国性媒体上大量投放电视广告。同时,企业还注重营销落地,加强零售终端管理,扩充终端销售队伍,保证策略得到较好的执行。因产品定位明确、概念清晰、广告到位、终端强势,到2003年时,宛西仲景已成长为六味地黄丸第一品牌。在此基础上,宛西制药以“仲景”为品牌,顺势推出以“地黄”为核心的系列产品,都以“药材好,药才好”为品牌核心概念,推出仲景牌六胃地黄系列,在医药领域独树一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