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医院医药分开就医人次增幅10% 总费用略有下降

  北京友谊医院在实施医药分开后,医保就医人次出现了一定增长,从医保数据看,人数和人次是有增长,增幅在10%左右,总费用与医保费用持平,还略有下降。这是北京市人力与社会保障局蒋继元副巡视员在“首届北京公立医院改革实践高峰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

jjy

图为北京市人力与社会保障局蒋继元副巡视员

  蒋继元表示,经历了十年的创新发展,北京市的医保卓有成效不仅在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保险付费方式的创新、保险监管体系的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创新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实现由部分人群医疗保障向制度全覆盖,人群全覆盖的跨越。

  他介绍,北京市从2001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在农村实施了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始大力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先后将城镇的居民中一老一小和无人居民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从2010年开始在海淀西城和平谷对于公费饮料进行改革的试点。2011年区县的公费医疗纳入我们的医保体系。今年市级的公费医疗群体,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群体纳入到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中央单位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是在继续执行五保医疗。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为支撑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应该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截止到2011年,从年底来看,职工的参保人数是1179万,当然这个数据今年还在发生变化,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6.4%,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151万,参保率在92%以上,新兴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327万。

  从去年的10月1日,社保法颁布实施以后,对于流动就业人员的医保关系转移积蓄,特别是确保划地统筹地区流动人员的医疗保险,在北京应该说在制度上也已经覆盖进来了。对本市的失业人员,也把他们纳入到医疗保险的这个覆盖范围,同时农民工的剩余费用纳入了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可以说医疗保险实现了由制度的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的跃升。

  第二个就是创新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实现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这种跨越。

  在医疗保险管理上实行的是市级统筹的管理体制,在制度设计上,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和门诊和住院的双统筹。并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以大额医疗互助,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的制度体系框架。

  在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上,陆续出台了多项的惠民政策,包括2008年出台政策的三升一降。2010年出台的提高城镇职工住院的封顶线,门诊的报销比例,扩大诊疗项目,扩大门诊特殊病人的范围,统筹建立城镇居民门诊的报销制度,以及医保的药品目录调整等等八项惠民措施。应该说北京市的基本医疗待遇的水平,目前看确实在全国来讲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在职职工的门诊和祝愿,门诊是两万,住院的封顶线是30万。

  第三就是创新医疗保险的付费方式。

  实现了由项目付费为主,向多元符合式付费的跨越。应该说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是当前医改中的重要内容。那么付费方式的改革,实际上在目前我们的医院改革中,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中,应该是有它的基础性和推力作用的。我们的付费方式改革,先后开展单病种付费,门诊按日定额付费,住院按床日付费,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了激励与约束付费的医疗保险的付费新机制。2011年7月开始我们是在朝阳、友谊、同仁和积水潭医院进行了总额预付的试点,在北医三院,朝阳、宣武、天坛等六家医院进行了按病种付费的试点。

  总额预付实行预算管理,医保基金按月预付,定额指标内结余全额奖励,超过总额由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进行分担。

  按病种付费采取的是支付标准,采用的是社会平均成本法,发生的医疗费用如高于支付标准,其超额部分由医院来承担;低于支付标准,差额部分由医保基金来补足,实际上不管怎么支付还是按病种组付费(DRGs)),按我们医保机制来看,还是促进医院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减少过度医疗服务,减少大处方和乱收费。总额预付和按病种组付费(DRGs),打破了按项目付费的弊端,建立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新机制,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扩张式的发展思路,依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从总额预付和按病种组付费(DRGs)的试点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四家总额预付医院,2011年医保费用增长了14%,明显低于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同期的28%个增长幅度。医疗费用来看,也应该说,不管是住院和门诊也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友谊医院在总额预付下实行医药分开,医保就医的人次出现了一定增长,从医保数据来看,人数和人次是有增长的,增长大概在10%左右。但总费用,医保费用应该是持平,还略有下降。同时门诊的次均费用以及药占比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实际上对于友谊医院的医药分开,单从医保的角度来看,医药分开从机制上给医院产生了一定动力。也就是如果按照个人减负担,医院不少收的话,那么医保也可持续。

  实践证明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行预算管理下的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DRGs),这种机制的建立对促进医院主动加强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减少过度服务和不合理支出,控制医保费用的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也发挥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蒋继元透露,北京市已逐步形成了单病种、按床/日、定额付费、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以及总量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医保基金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控制。

  第四就是创新医保的监管体系,实现由粗放式的监管向信息化监管的跨越。

  蒋继元介绍,北京医保通过实施一二三工程,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开发两套信息系统,完善三项管理措施,来不断提升医保的监管能力。

  目前全北京的医保每天就诊量是超过18万,到20万。当然每周一,周二是高峰,周六周日是低谷,平均每天发生的费用在接近一个亿。从明细的项目来看大概有两百多万亿。就是每天,单靠人工方式很难实现医保费用的有效监管。因此,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就是在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医生工作站是很重要的。

  去年11月底我们全部都建立的工作站,对于实现诊疗信息在顶点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实时传递,确保我们基金精细化的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础。两个系统主要建立在医疗保险的审核、结算的信息系统上,对医保基金的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运用这个系统,可以对发生在医疗费用中进行时时审核,对筛查出来的异常数据可以逐条进行分析,并将参保人重复开药,医生超量开药等等,应该说能够做到每笔必查,每笔必究。同时建立审核阶段的系统,以基金监督部门作为第二方,对机构的审核进行第二次审核。该系统的运用对实现医保的审核结算,事后的监督,强化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基金监督的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完善三项管控措施,主要是通过增设内控机构,规范业务流程,健全处罚机制这三项来提升经办机构的监督审核的能力。“去年全市一共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是32万人次,2500多万金额。”蒋继元透露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晏霏霏)

返回资讯首页 我来评两句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