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伦敦奥运会专门开辟了“英国美食区”, 菜名亦是精雕细琢,一份地道的英式早餐应包括炸鱼、炸薯条、馅饼、土豆泥,或者配上一杯英式红茶。
“吃”乃备战的一件要事,其中学问很大。伦敦奥运村已经正式“开饭”,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提到中国选手是否适应奥运村伙食时说:“提供伦敦奥运村伙食的这家公司是服务北京奥运村的同一家,伙食种类基本和北京奥运会时没差别,还比较习惯。”。他和另一位女士刚外出采购回来,手里提着两个大兜子,里面装着不少瓶装水和杯装星巴克咖啡。“有些东西村里没有。”他解释说。那么,伦敦奥运村为选手提供了什么伙食呢?
伦敦奥运村的餐厅。
选手更多选择奥运村里食堂
当年北京奥运会为八方来客准备了“国际餐、地中海餐、亚洲餐”三大风格的佳肴,品种总数超过400种,堪称“中西全席”,令人赞不绝口。伦敦奥运村也不敢怠慢,为了接待1万多名宾客,主办方建造了能容纳5000人就餐的主食堂,又效仿北京,将餐饮中心划分区域,想方设法把粥米粉面、烤猪、咖喱、披萨等都一股脑儿地端出来。 更多选择,运动员们很吃这一套。比如中国的乒乓球队,号称“王者之师”,却未必像表面那般“风光”。由于要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在国内,队员们连肉都不敢轻易碰。不过来到奥运村,男队主教练刘国梁终于松了口,同意“孩子们”多拿一点,年轻选手马龙便立刻获封“大胃王”。吃饱才有力气干活,期待队员们力拼强敌、勇得佳绩。
追根溯源,第一届雅典奥运会所供应的饮食与如今相比很“寒碜”,无非是牛奶、面包、蜂蜜、水果等。稍微有些特色的便是橄榄果、当地产的奶酪和附近山村酿制的葡萄酒,马拉松选手们的特殊福利是在口袋里塞满葡萄干和橙子,以便补充体能。时光荏苒,人们越发注重保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又与饮食业契合,伦敦奥运会将吃得更快捷、更高端、更强健。
炸鱼薯条英餐简单但价格高
此番伦敦奥运会专门开辟了“英国美食区”, 菜名亦是精雕细琢,每一样都要加上英国地名做前缀。主办方诚恳地表示,在食物的挑选方面花费了相当大的气力,意欲借助奥运会,为向来被人讥讽“磕碜”的英伦美食博个好名声。一份地道的英式早餐应包括炸鱼、炸薯条、馅饼、土豆泥,或者配上一杯英式红茶。言及茶,英国也确实有“下午茶”拿得出手。但宾客们未必能有闲情逸致啜饮赏雨,奥组委便又在场馆周边设置800个小吃摊,以备犒赏蜂拥而来的体育迷们。
由于“巨无霸”挤走了其他食品,又严格限制“薯条小贩”抢生意,英国菜能否借机“翻身”尚且不好下结论。不过,从官方提供的价目表来看令人咋舌。一份普通英式肉饼配土豆泥售价8英镑(合80元人民币),而一瓶同样的啤酒,“奥运价格”是超市价的4倍。看来“抢钱”这种事真是天下大同。 兴许奥组委也知“众怨”,同时表示观众们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带食品,并免费供应自来水。
友情提示,您就别捧着韭菜包子进场,以免完全盖过英国美食的“风头”。如果您有幸品尝到“牛津面包夹兰卡斯特英式红奶酪英国苹果酸辣酱”(出自奥组委官网菜单),勿挂念“吮指蛋香超薄碎蔬铁板Q饼加麦香脆饼”,俗称“煎饼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