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医师多点执业
3月1日,北京市启动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的办理,但开放首日“遇冷”。针对该新规,有代表认为不能鼓励,否则会打乱医院秩序。市卫生局表示,有信心通过健全卫生监督职能,确保医生在本职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出诊、手术不会私自定价、加价。
王天佑:医生多点执业不应鼓励
对于医生多点执业的新规,王天佑用两个“不能”进行了评价,“切记不能推广,不能鼓励,否则将打乱医院的秩序。”
王天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医生的工作要有主有次,先要顾及主要执业地点的工作。“比如主任医师,又要手术,又要管理,如果到处跑,本职工作势必做不好。”而且如果医生多点执业受到鼓励,大家都走了,医院的秩序也就被打乱了。“医生是否多点执业,主要应取决于百姓的需求。”
王天佑同时提到,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可能会加剧全国患者来北京、选名医的情况。他以自己的胸心血管专业为例说,全国各省市的医疗水平都在提高,很多病在当地就能治,但老百姓都愿意往北京跑。如果医生多点执业盛行,那扎堆儿看病的现象也将增多。
【回应】
有利于患者合理分流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生多点执业方案实施后,卫生部门有信心通过健全卫生监督职能,确保医生在本职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出诊、手术收费,能够遵守物价部门的规定,不会私自定价、加价。而且,只有合法化,才能有完善的监管,遏制此前灰色地带下广被诟病的“天价医疗费”。
针对“会让患者对专家的需求更加‘过度’”的疑惑,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北京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大医院和专家拥挤在中心城区。医生多点执业有利于患者合理分流。
刘忠军:好医生目前仍难以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
虽然医师多点执业新规对医生“走穴”问题进行了规范,但刘忠军认为,目前条件下,好医生还是难以流动。
刘忠军提到,以前医生到别的医院参与会诊,对疑难病症的解决还是有作用的。但在出台医师多点执业规定前,对此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刘忠军认为,医生流动起来,对其定点工作的医院也将造成影响。刘忠军说,大医院本身人手就很紧张,很难再满足流动需求。“我恐怕就没有时间出去执业,只有去做疑难杂症会诊的可能”。
“但好医生应该流动,只是按照现在这个情况,不是马上就能流动得起来。”刘忠军称,因此,什么样的医生适合流动也应该进行研究,并有制度保障。
【回应】
“多点执业”需接受过程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还医生“自由”身份,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医生多点执业,也有利于疏解大医院多年来的群众挂号难、看病难压力。
对于多点执业注册申请在京试行“遇冷”,该负责人表示,多点执业是新生事物,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接受过程。“在《规定》实施之后,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该负责人说。
新闻事件回顾:
从3月1日起,北京市将正式开始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尽管此前已有首批已成功签约的医师与第二地点达成意向,但由于担心签约后反而受到更多限制、工作量已饱和等原因,目前多数医生对于多点执业尚持观望态度。
根据《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西医可在本市的2至3个医疗机构出诊、手术,中医最多可同时在全市5家医疗机构“坐堂问诊”。
相关新闻:
热评热议: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