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阳:活着,有家,就是一切
过去的8年时间里,在浙江省桐乡市高桥镇楼下角村,除了短暂的几次外出求医,他的日子都在二楼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里度过。
2004年,他被确诊为渐冻人症。
雨天早晨的车祸
沈晓阳职高毕业后做过几年电工,后来在桐昆集团负责机器故障检修,一个月的工资1300多元。他有很多朋友都在厂里,家人都认为,沈晓阳只要好好在桐昆集团做下去,未来的幸福生活是不用愁的。
但2002年3月22日早上7点25分发生的一次车祸,改变了沈晓阳的命运。
小他两岁的妻子彭玉英回忆:
那天下着毛毛雨,晓阳骑摩托车半小时,把彭玉英送到羊毛衫厂上班。当时,沈晓阳正上完一个夜班,睡眠不足。
沈晓阳骑摩托车回家时穿上了雨衣,雨衣遮住了部分视线。在一个十字路口左转弯时,一辆大货车撞了上来。交巡警认为,双方负同等责任。经法院调解,对方赔了沈晓阳12000多元。
没想到病情一天天恶化。住院期间,晓阳经常感到手脚无力,其实已经开始肌肉萎缩了。
出院回工厂上班后,沈晓阳走在平整的车间地面上,有时也会让小纸箱给绊倒。症状越来越严重,最后只好辞了工作,四处求医。
以前常常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2002年,家里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一台跑步机放在客厅里。沈晓阳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以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
跑步是他唯一的工作,除了吃饭,睡觉,休息,就是跑步。
然而,这仍然改变不了疾病的侵扰。2004年2月,沈晓阳被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诊断为渐冻人症。
这一年,他28岁,再也跑不动了,坐上了轮椅,手脚动弹不得。
他净高170厘米,以前体重135斤,现在只有85斤,裤子轻飘飘的。
跑步机如今静静地躺在他家窗台下面。偶尔,8岁的女儿沈佳梅会在上面玩耍。
彭玉英说,丈夫生病前,他们都无忧无虑的。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虽然公公、婆婆也会帮忙照顾晓阳,但他们毕竟老了。她家养了半室蚕和五只羊,种点榨菜和油菜,收入非常少,基本上是靠她一个人在羊毛衫厂上班,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眼看肌肉的力量一点点消失,年轻的沈晓阳开始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彭玉英说:“他心情很差,常常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不过,现在的沈晓阳面对疾病坦然多了。记者见到他时,他睁大了眼睛向记者微笑——他很喜欢有人来看他,也很喜欢诉说。
记者问:“生病后,你到楼下看过吗?”
沈晓阳说:“有一次出去看病的时候下去过。村里面多了很多新房子,很大,路很宽。相比之下,我们家的房子最差了。”
他很多当年的朋友都买房买车了。“我如果不生病的话,也能做得到。”沈晓阳说。
一旁的彭玉英说:“幸好我们还有一个孩子。”
沈晓阳得病后,村里人背后议论,这个家这下要分了。一些闲话自然也传到彭玉英的耳朵里。彭玉英从外地来到桐乡打工,经老乡介绍认识了沈晓阳,第一次见面,彭玉英就觉得沈晓阳老实、靠得住。结婚后,他们感情一直非常好。“他这样了,离开他,他怎么活?”彭玉英说。
麻将桌成了他的饭桌
采访那天,沈晓阳感冒了,鼻涕一把一把的。但他自己无力擤,得别人帮忙,一天要擦掉一包400抽的面巾纸。
由于肌肉萎缩得严重,他说话困难,伴着呼噜呼噜的喘气声,听不清楚。
记者问他:“你以前有什么爱好吗?”
彭玉英翻译了沈晓阳的回答:“我在职高念书时,时间很多,学会了各种棋牌,除了国际象棋,什么棋都会下。跟同学下象棋经常赢的。”
使劲说完这句话,他勉强支起的脑袋,又重重地垂了下去,仿佛为一个重大任务画上一个句号。
很多时候,沈晓阳的牙齿咬得咯咯响,脚发抖。这是肌肉萎缩后的症状,是他无法控制的。他也没办法自己小便,要别人帮助才行。
彭玉英说,丈夫以前朋友很多,经常一起去溜冰。朋友们也经常到他家里打麻将,丈夫麻将打得很好。结婚的时候,两人就买了一张麻将桌。
说着,她掀开床边的桌子,里面散落着一堆麻将牌。当初两人一定不会想到,这张麻将桌,会成为沈晓阳每天的饭桌。
家人吃完饭后,彭玉英就提着篮子上二楼来,一口一口喂沈晓阳吃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