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苏醒的西乌珠穆沁草原躁动起来,扎营在成吉思汗撩望山附近的100多匹蒙古马开始向起点聚集。由中国马术协会批准、全国惟一的30.5公里草原耐力赛上周末在西乌珠穆沁举行。裁判长斯琴巴特正在指挥从镇里来的小骑手有秩序下车;曾是战斗机飞行员的贾明德已将他的美式飞机滑行起来——他的任务是超低空距马10米拍摄。飞机从天空轰鸣而过,不一会儿马已平静下来。
赛马赛渲染牧民节日
每次赛马比赛都是草原上的重大时刻,是视马为生命的牧民们的节日。比赛还没有开始,在起点和终点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远道而来的牧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小范围的赛马活动频繁不断。而这种来自草原各地及草原之外的马参赛的大比赛每年也就一两次,观赛的机会难得。
比赛快开始了,似乎是受到了嘈杂的环境影响,突然北侧有三匹马先后冲了出去,其他马闻声而动,裁判长只好被迫发令,因为要叫回这些狂奔的马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好在30.5公里漫长的征途,早几秒钟出发对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30.5公里的比赛中,路线并非一马平川,整个赛道有七八个上、下坡,正像选手们的心态七上八下。在一个急转弯的上坡时,一辆拍摄车拐弯过猛,将本赛夺标热门、来自二连浩特的62号黄马吓惊,好在小骑手格日乐图的小手紧抓住了缰绳,避免了落马的发生。在运动中,马与人相比,有更大的偶然性,有经验的骑手深知其中奥妙。
离终点越来越近了,骏马全力驰骋,速度越来越快,人小体轻的选手们用身体控制着在马上的平衡。3公里、2公里、1公里。最后一刻,来自通辽后旗海流图镇的12号马大黄以43分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勇夺冠军。不足35公斤、15岁的小骑手红全十分开心,他拍拍身下的大黄马,稚嫩的脸上露出了率真的笑容。这时冠军的马主也走了过来夸奖说:“这小孩能拽住马,非常聪明。今天的冲刺不早不晚真是个小天才!”一边说一边摸着红全的脑袋。
搭平台营造牧区特色
终点成了爱马者的天堂,在4个足球场大的草坪上,到处是马匹和兴奋的人群,采访冠军的,给马照相的,扎到人堆里听小骑手们冒险经历的……最显眼的是在场地南面那些穿着迷彩服的人们,他们是去年冠军得主红山军马场代表队。副场长侯迎新说,我们丢了冠军,只得了第6、第8、第10、第15名。今年参赛的马明显感觉实力强了,我们不能吃老本,应很好地向地方同志学习,积累养马、调马经验,明年再见分晓。
当地牧民注意到,与以往其他旗县组织赛马比赛想办法要让自己的马获得冠军拿到奖金不同,本届赛事东道主西乌旗的马匹没有进入前15名。旗长巴特尔身穿蒙古族盛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比赛4年来,从东面的呼伦贝尔参赛,到后来的河北、北京、军马场参赛,到现在的西面鄂尔多斯、包头都来了,说明我们已打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冠军我们没拿,但赛事成了品牌,西乌旗知名度高了,投资商也明显多了,总体看我们赢了。
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各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群众体育氛围。与其他地区不同,草原牧区的牧民们放马,养马,热爱马。他们的生活与马密不可分。在草原上,牧民们最喜爱的运动就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赛马、博克等传统体育项目。
赛马初现职业化端倪
西乌旗4年来打造的中国草原耐力赛,引得周边纷纷效仿举办比赛,奖金也大幅度提高。呼伦贝尔、通辽、二连浩特、锡林郭勒盟各旗县也相继打出赛事牌,赛事的增多,不仅丰富了牧区人民生活,也带动了旅游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了赛马市场。
草原上的调马师越来越多,本赛冠军马主松林就是刚加盟的一个,他几年前还在呼和浩特经营古玩。连续两届冠军的调马师茫来说,这几次比赛我从西乌旗得奖金差不多十几万,现在像我一样专门养马参赛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大家一起研究,老祖宗留下的赛马技艺就会流传下来。
本赛组委会主任旗委书记海明表示,4年来,传统的草原赛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市场化,养马调马成了职业,骑马的小孩也有了行情。市场能将这个行业扩大,我们西乌下一步将采取政府补贴,让下面的马业协会承办赛事,这样即锻炼了队伍,也培育了市场,形成市场才会有生命力。
参赛,到后来的河北、北京、军马场参赛,到现在的西面鄂尔多斯、包头都来了,说明我们已打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冠军我们没拿,但赛事成了品牌,西乌旗知名度高了,投资商也明显多了,总体看我们赢了。
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各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群众体育氛围。与其他地区不同,草原牧区的牧民们放马,养马,热爱马。他们的生活与马密不可分。在草原上,牧民们最喜爱的运动就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赛马、博克等传统体育项目。
(实习编辑:周丽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