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科学家呼吁:艾滋病疫苗研究需要全球联合攻关

www.39.net  2009-2-25    

  作为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直言获奖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忙碌。但忙碌并没有阻挡她参加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艾滋病疫苗区域协商会议。

  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方法。然而,2007年,一个耗时10年、曾被科学界看好的默克公司研制的疫苗,在临床实验时遭遇失败,艾滋病疫苗研究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在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艾滋病疫苗企业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控中心共同举办的此次会议上,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专家的议题,聚焦在艾滋病疫苗发展途径的探讨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介绍,本次会议的目标就包括确认地区艾滋病研究的能力和目标,建立亚洲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网络。

  “早在10至15年前,就有人预言5年内可以研制成功艾滋病疫苗。但是至今我们仍没有研制成功艾滋病疫苗。”巴尔-西诺西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当记者问及什么时候能研制成功艾滋病疫苗时,她直接回答“no”。对此,她解释道:“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候选疫苗,所以很难预测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成功。”

  “我们需要将传统方法和新的研究理念结合起来。例如,应该注意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早期病变。”巴尔-西诺西认为,以传统方法研制艾滋病疫苗之所以不会成功,是因为传统方法无法预防病毒的感染以及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非常复杂的免疫激活反应。作为艾滋病候选疫苗,需要切断病毒感染早期的致病通路,以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反应。

  “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解决,也无法依靠少数队伍甚至少数国家解决,只有全球联合起来才能有所作为。”邵一鸣向记者介绍说,尽管目前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开展了几项艾滋病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但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创新研究少,重复研究多,单一团队研究多,合作攻关少,上游研发和下游开发脱节。”邵一鸣介绍,针对这些问题,在2月21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疫苗论坛上,国内主要从事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几十家研发单位自发联合起来,成立了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

  “联盟的目的是促进交流,协调合作,减少重复,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联合攻关。谁在哪方面最强就应把优势力量集中到哪儿去,以保障整个联盟里每一个元件都是最好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任务,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作为联盟发起人之一的邵一鸣介绍。

  “有什么新的控制艾滋病的方法吗?”“艾滋病仍在全球蔓延,我们不仅需要研究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还要考虑如何延缓感染者发病。”巴尔-西诺西认为,目前我们需要向广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治疗,需要提高现有治疗药物的效果,而最终目标是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这非常困难。我认为我们需要将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结合起来,但是目前还不清楚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免疫治疗方法。”

  “诺贝尔奖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世界所有与艾滋病斗争的人的共同荣誉,包括科学家、临床医生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采访中,巴尔-西诺西寄语中国科学家,“只要有新的思路,就能为艾滋病疫苗研究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温小军)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 艾滋病 疫苗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