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邵医生不堪网暴坠亡!医患双方同意的手术,为什么会引发纠纷?

原创:葵葵39健康网2025-08-18 10:14:15

周口六院妇产科主任邵医生因不堪网暴坠亡,其悲剧并非孤例,它折射出中国妇产科医生面临的系统性困境——长期高压工作、医疗纠纷高发、易受网络暴力攻击。

邵医生抖音平台视频截图

57岁的妇产科医生邵晓蓓从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坠楼身亡已十多天,公众的哀悼与痛惜之情在网络上仍未平息。其遗书和后续调查进展揭示了悲剧的一角。

邵医生丈夫张先生(化姓)早前接受“津云新闻”采访时表示,邵医生轻生前,因三起医疗纠纷,持续遭受患者及家属长达7个月的网络暴力。

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平台相遇,通过互推作品吸引网络水军,散布“摘子宫练手”、 “切子宫卖钱”、“故意害死胎儿”等谣言攻击邵医生,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百万次。邵医生本人的社交账号及医院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也充斥大量谩骂诋毁。

最终,邵医生不堪其扰,于8月1日留下遗书后跳楼身亡。

◎ 周口卫健委发布通报证实邵医生坠亡 / 图:公众号截图

邵医生家属已经报案,相关部门已约谈了他们。据院方最新回应,目前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抖音发文称,平台正在积极配合调查。

一名临近退休的资深医生竟被网络流言逼迫至此,令人痛惜……

业内分析指出,邵医生的悲剧并非孤例,它折射出中国妇产科医生面临的系统性困境——长期高压工作、医疗纠纷高发、易受网络暴力攻击。

相较于过往肢体冲突或辱骂等显性医闹,无形的网络暴力危害范围更大更持久,可能给医生带来超乎想象的心理压力与伤害。遗憾的是,当前医院普遍缺乏成熟的网暴应对机制,难以为陷入困境的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邵医生为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多年,接生超3万名新生儿,多次成功抢救高危孕产妇,并荣获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周口市巾帼文明奖、周口最美医师、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 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 / 图:医院公众号

为何一位口碑良好、挽救无数生命的医生会深陷医疗纠纷?

妇产科是公认的高危科室和医疗纠纷“重灾区”。《2024年全国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大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案由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700份二审法院判决书中,妇产科案件数量有98起,占比13.94%,位列第二。

在妇产科纠纷如此高发的背后,是孕产妇面临的疾病风险和产科医生承受的巨大压力。

在广州某三甲公立医院工作16年的产科副主任医师宋雪表示,妇产科随时面临紧迫的突发情况,尤其是产科关乎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大,患者及家属期望值极高,要求“百分之百没问题”。然而分娩过程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女人生孩子就像闯鬼门关”并非虚言。

宋雪说,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等急症,可让孕产妇在数分钟内从“正常”转为“抢救”,且现代医学仍无法精准预测。许多生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然下降,一旦发生却很凶险,死亡率高。即使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敢保证每一次危机都能顺利度过。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4》的数据显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和肝病,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疾病。2023年因产科出血死亡的病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7.8%,羊水栓塞占5.6%。大概10万名孕产妇中就有1人死于羊水栓塞。

◎ 羊水栓塞罕见又凶险 / 图:网络截图

39深呼吸注意到,在涉及邵医生的三起纠纷中,最受关注的是羊水栓塞产妇的救治,关于是否应切除子宫,成为核心争议之一。

据媒体报道,该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产妇顺利诞下一名女婴。“事后,家属称其为娶媳妇花费50多万,如今生下女孩,产妇子宫又被切除,觉得家里绝后了,便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

医生按照规章履行了知情同意程序,决策也是医患共同做出,为何仍酿成冲突?

业内人士表示,医患纠纷很多时候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源于沟通不畅、认知差异和预期落差。身处临床一线的宋雪也有同感,“产妇上手术台之前,医生跟家属把风险讲得再到位,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真实发生在身上风险’分量完全不同,部分家属事后难以接受现实。”

“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抢救中优先顺序是保大人、保孩子、再保子宫。”多位从业二三十年的妇产科医生强调,羊水栓塞是每一个产妇都可能遇到的急症,无法提前预知风险,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只能对症处理。邵医生能把产妇和婴儿救活,已充分证明她的医术。

“羊水栓塞最危急的时候,切除子宫也未必有效。”一位不愿具名的执业超过20年的产科医生直言,这是产科医生的噩梦,抢救难度极大,有时甚至单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难以完成,需动用全院甚至全市医疗资源。该医生曾参与救治羊水栓塞并发大出血产妇,竭尽全力仍未能挽回,幸而家属理解信任。

然而,邵医生遭遇的却是不被理解。医患共同做出的决策,最终成了伤害她的匕首。这也引发追问:医院为何未能及早保护这位好医生?

据邵医生丈夫所述,在过去长达7个月的网暴中,邵医生大部分时间独自应对。医疗纠纷本属于专业技术争议,但许多网民基于“患者即弱者,弱者即正义”的简单逻辑,全盘接受对邵医生的指控,使得她无力辩解。作为网暴受害者,邵医生维权困难重重。

近年来网络暴力导致的悲剧并不在少数,但多数医院与其他机构一样,缺乏恰当的应对机制。某妇幼保健院助产士小优表示:“医院通常让医生私下解决,主动与患者沟通删帖,自主平息。只有问题严重到影响医院声誉时,医院才会介入。”

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医院,通过由党办或院办监控舆情,针对医院或医生的不良信息会主动介入,不会放任患者家属对医院医生恶意攻击,但处理效果及能否平息质疑难以保证。对于未广泛发酵的投诉质疑,医院多采取冷处理,不鼓励医生对质澄清。

在邵医生的个人社交平台上,她累计发布了900多条视频,内容几乎都是迎接新生儿和孕产医学科普,没有一条涉及她被网暴的遭遇。在她出事后,不仅有她诊治过的患者自发来这里悼念,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留言缅怀。

◎ 邵医生置顶的视频 / 图:邵医生抖音平台视频截图

这位用双手迎接生命的医者,被无形的网暴推向了深渊。此事件也再次敲响了打击“网络医闹”的警钟。医院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协助医生处理冲突,是避免邵医生式悲剧重演的重要课题。

相比事后追责的雷厉风行,将网暴之殇止于微澜更重要。平台的治理是治标,执法部门的治理才是治本。在当前的司法与网络环境之下,“网络医闹”的实际处理仍面临不少难题待破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津云新闻:官方通报“57岁邵医生坠楼身亡”,疑因连续7个多月遭“网暴”?家属发声!2025-08-05;

[2] 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网站、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39深呼吸

扫一扫关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