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是通过两轮决定的,不到最后一刻,厂家不知道自己的药有没有进入目录,有的生产厂家因为报价高了一分钱,可能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出市场。”方宁告诉记者,在招标过程中,常常有企业找到托管中心要求“对话”,因为利润被压得太低了,“没法活”。就这样一边对话、一边压低价格,最后的效果是,在竞价药品目录里的药品价格下降了40%。这些都是为患者节约下的真金白银。
“效果令人满意。”方宁说。根据该中心提供的数据,药价平均降低26.6%,其中单列药物10%,GMP药物降低40%之多。
药价下降,还要确保医院的利润。“医院如果不在这次改革中获利,托管就不会顺利实施。”方宁说。托管中心规定医院实行“差别差价”的加价办法,把所有的药物分为四档:50元以下的药物,医院加价25%;50-100元的药物,加价20%;100-500元的药物,加价15%;超过500元的,按照发改委的价格规定,75元的加价封顶。这样做的好处是,医生开便宜的药物,利润相对可以得到体现。据方宁介绍,经过大半年实施,现在南京医院的目录上,廉价药品达到了1200多种,一些经典的廉价药又重新回来了。
“我们的利润比托管前略有上升。”南京市脑科医院副院长朱新凤向记者证实。根据来自托管中心的数据,每家医院的利润都有大概1-3个百分点的上涨。
两类企业获益
市场上有两类医药企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那些以前不得不靠“大包”、“二包”通过种种公关手段进入医院的制药企业,在新的流程设计上,可以直接面对托管中心销售药物;第二类企业是医药流通企业,由于药厂和医院可以自主选择流通企业,一些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得以崭露头角。据介绍,在医药托管的大半年时间内,有20家医院要求更换流通企业,备选企业上千家,竟有7家换了同一家民营企业——九州通医药公司。和众多三级甲等医院直接开展更多合作的机会,是这家草根民企以前不可想像的。从成立之初就打出“在没有回扣的地方生存”口号的这家企业,在医药托管试点的背景下,显然有了市场化生存的空间。不过,草根性决定了它目前只能在单价不高的大普药上与同行展开竞争。
就在距离江苏不远的浙江,已经有药品流通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的支持,邮政快递等也开始跻身这一业务领域。可以想见,随着药价的透明化,配送领域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医药托管一个意外收获是医院拖欠制药企业货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也是记者在采访企业时听到赞扬最多的一点。以前,医院直接采购药物,药厂或流通企业会被医院押款。托管中心集中采购之后,引入银行作第三方保理,医院、流通企业都在同一个银行开设账户,这个账户根据托管中心的规定,每两个月由医院向流通企业结算一次。
其实按道理说,以前医院也不至于拖欠制药企业或者流通公司的货款,因为药物销售后的款项足以支付货款,医院不及时付账多是因为药物的账目在医院的大账目下,可能被用于医院的其它开支。现在专款专用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账上没有充裕资金的医院,效益还不够好的胸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向其提供贷款。托管中心的政府信用在此起到了担保作用,银行也愿意介入这项业务。
医院药品统一招标,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是重新分配疆土的时候。由于丧失了相对医药生产企业的优势地位,流通企业的出路只能是做大做强,以成为药企和医院不得不使用的中间环节。
“在这个阶段。流通企业的洗牌和淘汰将进一步加剧。”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对于医药流通产业的发展,新医改《意见》更加明确了未来的产业重组方向。“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统一配送,实现规模经营”,这一切已经在南京发生。南京医药这样的上市企业在托管中心的销售榜单上,每个月都会产生2000万左右的销售额。同样排在销售额前15位的江苏省润天生化医药有限公司,据其副总经理钱卫介绍,在参与了医药托管后,得到了50来家外资企业的青睐,获得了他们产品的配送份额。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段德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