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廖新波
“医生多点执业将带来体制革命性的转变”,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廖新波在11月15日中国第七届院长年会“医师多点执业,能否推动医改进程”辩论会上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本次辩论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主持,辩论嘉宾包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科研处处长、教授郭洪波,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张强,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王前强,以及《新世纪》周刊驻澳门记者、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学博士研究生刘京京。廖新波作为特别嘉宾就此表示了自己的观点。
医生不是单位的 应让医生走出来
目前,人们普遍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归结到医生头上,部分观点认为医生多点执业将会让看病更贵。廖新波对此表示,医改确实是需要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但看病难和看病贵一定不是医生解决。从事实看,医改没有使费用下降。我们不注重医疗预防,全民的健康保险投入几乎是为零,而这些正是政府需要做的。政府应该解决基本医疗,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为了解决基本医疗而制定政策。
“医生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平台,医院是为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医生是国家的,而不是单位的。要走出单位这个圈圈,必须采取国际上的资源共享的方法。”廖新波说。但是如果单纯用鼓励来让医生下基层,就是现在的局面,大医院越来越大,小医院越来越小。现在卫计委在控制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禁止公立医院的贷款,是从某一个角度表示——让医生出来吧!
医生走出来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
医生怎么出来?为什么出来?廖新波说,鼓励没有用,所以提出“多点执业”的概念。多点执业是为了改善医生的生活吗?“我认为目的不在与此。医生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定位,是做临床型的,还是做研究型。如果是做研究型的,就好好待在一个具备这样条件的机构,这个机构不一定是公立医院;如果要走技术型的,就在社会上寻求你的价值体现,如自由执业的先行者张强医生,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是单纯看到钱。”廖新波如此说。
“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生多点执业会倒逼中国的政策和社会对医生价值的尊重。只要医生流动起来了,医生的市场价值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也是对现在医疗系统的论文制度、职称制度的冲击。因为在多点执业的环境下,如果要评最好医生,最受群众欢迎的医生,一定是流动起来的医生。所以这才是医生多点执业的真正含义。”廖新波曾在博客中这样表述。今天,廖新波依然坚持这一观点,“医生一旦流动了,他的价值就体现了。”
廖新波同时认为,医师多点执业的推动可以促进医院的管理。一旦放开,医院会千方百计考虑如何留人,而不是通过医生开大处方和大检查为医院创收。
“一句话,医生多点执业可以推动体制革命性转变!”廖新波坚定地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以“持续创新,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2013年11月15日~17日在广州举办,这是中国目前最大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医院院长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