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3月5日,宿迁市沂涛镇卫生院以106万元被公开拍卖,宿迁医改已过10年。
在国家医改方向已经明确的情况下,“特立独行”的宿迁医改模式,是否还在坚持?宿迁几乎全是民营医院,宿迁市地方政府,如何跟国家医改政策对接?宿迁医改10周年后,本报记者再下宿迁,展开调查。
这几天,宿迁东方医院正在招兵买马。除了创建三级医院的需要,该院新入股了几个乡镇卫生院,也要医疗骨干去支援。
“我们有这个资金实力。”该院的马副院长4日向记者自信满满地表示。
记者在调查发现,像宿迁东方医院这样的所有权发生变动,是改制后的宿迁民营医院里,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
一半的乡镇医院都转过手?
据记者在宿迁走访调查,宿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都曾被转手,有的还转了好几次,坊间称“杀猪的也能当院长”。
宿迁市东方医院为上海市东方医院集团的成员医院,最初由上海东方医院与宿迁市第二医院合作建立,2005年7月开业。当时宿迁二院的所有者为福建莆田的一吴姓老板,采用鼓楼集团宿迁人民医院的模式,由上海东方医院输出技术和管理。
由于收益分成的矛盾,短暂的合作之后,上海市东方在宿迁选新址另起炉灶。对于这段历史,上海东方医院不愿多提。马副院长透露,他们接手以前,宿迁东方医院医疗纠纷频繁,每年亏损好几百万,上海方面最终决定撤资。
由于拥有医疗许可证,宿迁东方医院的牌子觊觎者众,最终由现任院长、法人代表王建的团队拿下。该院马副院长透露,由于竞购者比较多,人员也比较杂,宿迁市卫生局不得不出面主持,并为竞购设定了3200万元的门槛。
宿迁市东方医院一位内部人士则告诉记者,院长王建以及马副院长等少数几位个人股东所占股份很少,除了上海东方集团保留了10%的技术股,控股方是相邻的徐州市一名“房地产老板”。王建等最终获权增资扩股,经营这家医院,应该与该老板的雄厚实力有关。
较之堪称暴利的房地产业,这位幕后地产商操盘手为什么对医院感兴趣?宿迁卫生系统的一位人士表示,民营医院转手回报很高,过两年一转手净赚100万是常事。买下一家民营医院,贵的300万左右,便宜的只要30万—40万,几个人一凑,签个协议,分期付款就成了。
该人士介绍,一级医院属各区县管辖,总价也比较便宜,操作难度不高,所以转手多集中在一级医院。
据了解,当初和王建等人竞购宿迁东方医院的买家中,就有一名前宿迁市人民医院骨科的孙医生。他因索要红包被开除后,趁着宿迁医疗改革的大势,买下了当时还属宿豫县的埠子卫生院,经营几年后以400万元出手。按前述估价,至少赚了100万。
据记者在宿迁走访调查,宿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都曾被转手,有的还转了好几次,坊间称“杀猪的也能当院长”。
宿迁市卫生局医政处的人士告诉记者,局里2004年曾出台新规范,要求院长由董事会任命后报经卫生局批准,并将之与医疗许可证的管理挂钩。
但是在全盘民营化的宿迁医疗市场,人才流动频繁,出来“单干”的医疗专业人士并不鲜见,他们很容易与资本形成共谋。宿迁市东方医院的现任团队,就是最好的证明——马副院长自述,他曾供职于医院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院长王建则是毕业于南医大的骨科专家,从业16年。
一年半不到,他们已经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拿下了三、四家乡镇卫生院。
“这些卫生院经营得不好,所以需要我们去搞合作。”马副院长如此解释。他对增资扩股的金额讳莫如深,同时却一直强调自己的资金实力。
医疗市场化:争病人
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托”。宿迁某医院的医师告诉记者,明明是A院附近发生的车祸,伤者却被拉到更远的B院抢救,这样的事每年都会有十数起。
在500多万人口的宿迁,百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的竞争激活了市场,这与民营资本投入医院的动机应有很大关系。
“医托”争夺病人成为公开的现象。
宿迁市中医院财务总监陈福忠告诉记者,2009年6月他刚被派到中医院工作,例行的查账发现,在“医疗费减免”这一项目下,签字领款的并不是在此就诊的病人,而是乡村卫生所的卫技人员,他们按照所推荐病人的总医疗费用,提成10%—15%甚至更高。中医院支付给“医托”的费用,一年近30万元。
相较于中医院一年7000多万的业务收入,这只是个小数目。
据说,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托”。宿迁某医院的医师告诉记者,明明是A院附近发生的车祸,伤者却被拉到更远的B院抢救,这样的事每年都会有十数起。
宿迁市卫生局提供的材料称,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明显低于周边地区:2000年改革以来,门诊人均收费、住院每床日均收费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连续10年基本持平。
据了解,民营化之后的竞争确实降低了宿迁的医疗服务价格,比如做一个阑尾炎手术,钟吾医院2500元,宿迁市人民医院也顶多高出三五百元,而相邻的徐州市睢宁县要4000多元。
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医疗总费用的下降。当地医疗界人士透露,有的医院在病人住院之前,就抢着把需要的检查都做完,这样在住院费用中就没有显示,而这只是诸多“操作手法”中的一种。
7月27日上午,宿迁中医院门诊大楼二楼B超室门口,宿豫区一刘姓妇女带80多岁的老母来看头痛。她说前一天就诊时,医生不由分说就开了核磁共振检查,还说费用已经从医保里扣除了,不做也得做。
但27日当天实施检查时,老人哮喘得厉害,核磁共振无法进行下去,不得不改做B超。记者的偶遇说明,在诊疗中诱导患者高消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是问题丛生。陈福忠告诉记者,自己本来在宿豫区财政系统工作,被政府派到中医院来,就是因为这家医院自2005年改制以来管理混乱,从未召开过董事会,凡事院长说了算,财务极不规范。
据宿豫区审计局2009年初的审计,中医院目前150多项在建工程,总投资近1亿元,但大的工程都没有经过招投标,10万元的工程在合同上签成15万——审计后有2000多万投资被节约下来。
据悉,宿豫区政府在中医院里有1500万元投资,但出资人在董事会中长期缺位。去年的审计之后,目前中医院正在进行股权确权,政府打算恢复控股地位,占7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甘肃医改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