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忠认为,一个地区的医疗市场上,应该是公立医院为主,公立和民营医院并存。“一家公立医院都没有,宿迁医院的股份制改造不能说是成功的。”他说。
不愿透露姓名的宿迁医疗界人士透露,时常有民营医院的救护车,把一些付不起钱的患者拉到宿迁市人民医院来——虽然后者也经历了股份制改造,但多年前市属公立医院的传统、以及目前政府持股30%,都使得这家医院公益属性强一些。
民营医院做大之忧
宿迁卫生局副局长程崇高指出,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一是其人力资源负担较少,二是效率高。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医卫人员的培训普遍被压缩。
同为民营,内部章程与制度规范完善如钟吾医院者,也有烦恼:发展壮大不易。
钟吾医院院长韩炳智介绍,医院实行集体决策,每个月都要召开两三次院委会,一次董事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股东大会。时隔8年,钟吾医院的股东已发展到35人,但仍然采用“均股制”,每位股东话语权相同。
“买个大设备,走程序就要半年。”韩炳智说,上述治理结构的效率不高,遇到35个股东各执一端,即使重大事项也很难达成共识。
有没有想过打破均衡,由大股东控股运作?韩炳智认为,条件不成熟。和宿迁的绝大多数医院一样,钟吾医院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登记备案,这一属性使投资者得到了土地、税收等方面的许多优惠。但是按照有关规定,非营利性医院股东不能分红,创造的利润只能投入医院发展。“回报不明确,股东不愿意冒然增资。”韩炳智说。
目前,股东的利益只能靠提高工资待遇来获得,这在宿迁的民营医院中非常普遍。也有医院曾给每个股东发一辆“帕萨特”,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宿迁卫生局副局长程崇高指出,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一是其人力资源负担较少,二是效率高。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医卫人员的培训普遍被压缩。
当年和韩炳智一起跳出来干事业的管小青曾表示,在他当董事长时,没有资本也没有底气把招聘的人派出去学习进修。这同时使他意识到,再呆下去,自己的技术水平“会以每年10%的水平递减”。2004年,他重新回到了宿迁市人民医院。
眼下,韩炳智等一批技术骨干正当年,钟吾医院的人才问题还不那么凸显。但这种隐忧已被业内人士观察到。“中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在徐州医学院带薪读完硕士学位后,立刻就跳槽了。”前述宿迁某院的医师说,把收入、职称、培训等综合起来看,周边地区公立医院的待遇更具有吸引力,近年来他们招揽的人才也更多。
虽然没有明说,韩炳智心知肚明。“改革十年,后五年动力不足。”他感叹。
会不会走回头路?
多名卫生系统人士透露,卫生部新近明确,每个县和乡镇都要有一个公立医院,届时,全盘民营化的宿迁,是否还能够坚持不走回头路?
在此次强调政府责任的新医改之后,上海、江西等地的公立医院曾出现政府回购民营医院的案例,这被认为是“国退民进”在医疗领域的上演。
几乎全盘民营化的宿迁,也曾出现政府回购的传言。继宿豫区审计局2009年初对宿迁市中医院进行审计之后,区政府向该院派驻了财务总监,并打算重新控股该院,拟占股70%;此后宿迁市卫生局又授予了他们“宿迁市中心医院”的牌子。这被普遍认为是政府打算收回医院的伏笔。
甚至有消息说,政府还有意拿回金陵药业绝对控股的宿迁市人民医院。
宿迁市卫生局副局长程崇高否认了上述猜测。他表示,给中医院挂上“市中心医院”的牌子,只是为了方便该院对外合作。事实上,宿迁全市对改革的决心依然十分坚决——今年2月底,宿迁市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召开,一改以往分管副市长出席的惯例,市长缪瑞林亲临会议并作讲话,核心就是“改革绝不走回头路”。
就在此次会议之前,宿迁市下发了《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非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33号文件”),据此分别成立医疗卫生事业投资管理中心和教育事业投资管理中心,试图从制度上解决对民营机构的投入问题。这也显示了宿迁市坚持原来的改革方向,探索下一步的决心。
但是,更大的挑战还来自于卫生部的一纸新规——多名卫生系统人士透露,卫生部新近明确,每个县和乡镇都要有一个公立医院,有关文件不日即将发布。届时,全盘民营化的宿迁,是否还能够坚持不走回头路?
“未来怎么发展还要看大形势,宿迁不可能永远特殊下去。”当地一位政府人士说。
(实习编辑:廖志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甘肃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