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生多点执业时机真的是否已经成熟了?

2009-07-18 09:3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医生多点执业时机是否成熟”,希望通过协和青年人发起的辩论和剖析,引导全院职工,了解医改,针对热点问题积极思考,了解现实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为医改的实施进言献策,同时为医院的后续政策保障、具体实施做好充分准备。<br>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9年3月17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因此这次辩论赛的主题是:“医生多点执业时机是否成熟”,希望通过协和青年人发起的辩论和剖析,引导全院职工,了解医改,针对热点问题积极思考,了解现实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为医改的实施进言献策,同时为医院的后续政策保障、具体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医生多点执业时机是否成熟”主题辩论赛

  正方一辩张光宇观点:大会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古有扁鹊华佗云游四海悬壶济世,今有仁医仁术援藏支边,多点执业自古以来就多有例证。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辽阔的疆域,导致了医疗资源的需求与分布问题在现行的医疗从业形式下矛盾日益突现,病人看不上病或得不到合理治疗的新闻屡见报道,而且越发频繁的成为社会大讨论的焦点。第一,有能力有余力的优秀医疗人员和没精力没时间的危重疑难病人因为种种限制而脱节常使人扼腕惋惜,而不认可基层医院的百姓为小病携家资跑大省市看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空置资源,社会成本上去了,医疗环境和质量却下来了,这些都是长久以来现行医疗体制积重难返的弊端。第二,探索多点执业,实质也是解放生产力,回归医生“执业人”属性,变从属于医疗机构为受雇于医疗机构。出卖劳动力得去相应的报酬,使医生劳动力市场化,流动化,多元化。从而实现医院、医生、患者乃至社会三赢的局面,尽早的实现对三方都是利好。因此,探索解决多点执业正是时机所在。第三,继04年底卫生部通过的第42号令规定了医师外出会诊的暂行管理制度之后,国务院发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的实施方案通知,“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2009年新医改方案也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的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与此同时,北京、山东、广东等地的部分大中型医院的试点已经悄然开展,并取得了很良好的效果和前瞻趋势,很有启示,随着试点的深入,发现了许多矛盾的解决方法。当然,也伴随着许多新问题的产生,旧矛盾的消亡必然由新矛盾所替代,这也是万物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试点正是在解决矛盾的初始阶段发现问题而后有的放矢的过程。在当下试点初见成效的机会,正是我们行变通之路的时刻,早一天的探索变革才能完成早一天的矛盾进化。时不我待,让我们共同书写历史吧,迎接多点执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谢谢!

  反方一辩张婷观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同道。大家好。首先必须指出对方辩友有很多 概念上的错误,时间关系,先说两点:第一,对方辩友陈述了多点执业的种种好处,我方对此表示赞同。但遗憾的是,今天的辩题不是多点执业的利或弊,而是多点执业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对方辩友是在偷换辩题呢,还是根本就没有仔细阅读辩题呢?评委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对方辩友对“时机”的理解可谓是一厢情愿。就好比,春天花没开,就说大家来采摘;妊娠刚开始,就说孩子快出来。对方辩友认为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就表明了“多点执业时机已经成熟”。但事实并非如此。新医改的原文是: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请问对方辩友, “研究探索”难道等同于“已经成熟”吗?那么,今天我方在“研究探索”如何赢得这场辩论赛,是不是等同于“我方今天赢得这场辩论赛时机已经成熟”了呢?好,言归正传,我方认为:多点执业的确有诸多好处,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理由有三:

  第一,无法无天。目前的《执业医师法》只针对定点执业做出了严格规定,尚无针对多点执业的法律法规,故曰无法无天。医疗改革并非儿戏,在没有法律约束和保障的情况下就说它已经成熟,这个立论实在令人难以信服。这也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方辩友一方面高举患者本位的旗帜,另一方面却急于求成,置患者安危于不顾,这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啊!

  第二,无凭无据。请问对方辩友:多点执业的准入资格如何界定?多点执业的多点是指2个3个4个,还是5个6个7个?如何避免多点执业仅发生在同等级别的医院之间,从而不能切实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呢? 出现医疗纠纷又由谁承担来呢?等等等等。鉴于目前多点执业没有规范化细则可以遵循,故曰无凭无据。

  第三,无依无靠。多点执业仅仅是医疗改革的一部分,需要改革的各项措施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只有健全社区、基层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城市大医院的医师才有可能从繁重的医疗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保证多点执业可行性及其医疗质量的可靠性。否则,忽略我国现有国情,盲目推行多点执业,只能造成人才不合理地无序流动,加剧医疗资源两极分化、甚至损害大医院的医疗质量,这对患者反而是更大的伤害啊。因此,在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多点执业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谓无依无靠。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目前多点执业时机尚未成熟。谢谢!

  正方二辩史迪观点:我代表我方重申我方观点,多点执业时机已经成熟。听罢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陈词,我方想对辩方辩友提出几个问题:1.对方辩友所言时机是否太过狭隘?我方承认现在的关于多点行医的管理体制、方法、政策等等都还不是很完善,但体制改革不能因为遇到阻力就停止,那就不能称其为改革,如果30年前我们国家领导人像对方辩友这样不敢大刀阔斧,何来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曾经说“摸着石头过河”,唐僧取经也是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方才修成正果,面对老百姓的巨大的需求,对方辩友怎能光说不做,做个纸上谈兵的空想家。

  此外对方辩友反复强调时机时机,在对方辩友眼中,我们都已经开始进行试点的事情难道还是时机未成熟么,那么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就不应该算作社会主义了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