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陈安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永明。
六个忧虑
1:医院抬高医疗收费来弥补药品损失?
按照目前的情况,每种药进入医院,医院按照级别的不同可以加价10%~15%再卖给患者。因此,目前广州各大医院年收入的30%~45%来自药品销售。可以想象,如果把药品收入剔除,就等于割了医院的“一大块肉”。
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陈安薇表示,医院药品收入这块“肉”被割了,到底由谁来补偿还是个问题。“如果取消了药品加价而政府又不加大对医院投入的话,医院很可能就会通过多做检查、过度医疗等手段来弥补损失,这样受害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2:药房剥离会致管理滑坡?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对于医药分开有多种理解,他希望国务院对此能有一个准确定义。“如果医药分开意味着将剥离医院药房交给社会资本托管,现有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永明主任药师表示,三甲医院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师所占比例六成至九成,而这是社会药房难以企及的,在管理方面也多有欠缺。
3:大处方变成多个小处方?
对于是否收取处方费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次方案中首次提出收取“药事服务费”,与处方费颇有异曲同工之效。“收取药事服务费的设想不可取。”廖新波认为,药事服务并不是解决药费高、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治本之举。他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院可以通过分解处方、大处方化整为零为若干个小处方的办法,最终仍有可能导致药费居高不下。
4:想用好药还得自己掏钱?
受访市民担心,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太过陈旧,都是价格低、副作用大的药。“是不是想用好一点、新一点的药都得自己掏腰包。”张永明表示,基本药物目录应该根据医疗一线的实践,及时更新,收入一些药效好的新药,不能一味抱残守缺。
5:社区医院老百姓买账吗?
老百姓会买基层卫生服务的账吗?按照记者的观察,广州推行社区医疗已经有几年时间,但时至今天大部分市民仍对社区医院不“感冒”,原因主要是社区医疗环境较差,医生水平参差,看病不放心。对此,陈安薇认为,要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首先要有“人”,也就是要有技术过关的医生。
6:民营医院医保难以报销?
廖新波认为,新医保政策还面临现实的配套措施问题。比如到民营医院看病,医保会不会难报销?按照多大比例报销?贵药是否要自己负担?他说,多元化卫生投入是不是意味着,不仅医院性质多元化,即使同一类性质的医院,也会出现多元化运营?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甘肃医改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