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中医办院方向
政府设立中医医院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丰富诊疗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临床基地。这是中医医院的主要功能和任务,也是中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建院之基、兴院之源,是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最显著的差异所在。因此,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违背了这个宗旨,任何改革都不能说是成功的。一是在领导班子成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多数,主要负责人或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应为中医药人员;二是主要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负责人应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员;三是中医药人员应占医药人员的70%以上;四是在临床科室的设置上,中医科室应占绝对多数;五是在诊疗活动中,必须运用中医药理论、诊疗方法和手段指导临床实践。
必须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加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的突破口。中医医院的发展思路应该是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凸显亮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要根据当地疾病谱,瞄准危害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势,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几个专科专病,省级中医医院要有5~8个重点专科专病,市级中医院要有3~5个重点专科专病,县级中医院要有1~3个重点专科专病。要有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廉,实现省有基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提高重点专科专病对中医院发展的贡献率。
必须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振兴中医药的核心是发展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各中医医院要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将理论培训与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研读经典与跟师临床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发挥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是要把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培养、加快培养。
必须重视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要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整合资源,合力攻关,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研究。要根据本地疾病谱和本院的技术优势,确定重点研究病种,运用中医药理论对重点病种的机理、临床诊断、治疗、药物、疗效评价进行研究,同时逐步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所提供的检测手段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取得原创性成果,优化综合方案、制定诊疗规范、总结诊疗技术、开发有效药物、研制诊疗设备等。要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思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设计能力,既要重视传统方法的自我完善,又要善于吸取现代的科研方法,使之适应中医药的科研特点。
必须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前提和源头,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提高、突破和超越。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要系统、完整、准确地继承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二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整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创新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三是要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不断探索和研究出新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疾病构成、人口结构、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更新,都对中医药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前的特色与优势在今天可能就成为劣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培育新的特色与优势,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相结合,逐步发展完善新理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