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几年,中国药品消费市场将在2007年整体明显扩容的基础上,保持20%甚至30%的高增长。 ”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
脱困需对症下药
跨区域发展连锁药店,将是流通企业潜力巨大的一个利润增长点。然而,由于实力和资源的薄弱、专业运作经验的匮乏、对零售终端的定位模糊,于是乎发展区域连锁药店成为了“永恒的话题”却迟迟不能落于纸面规划,更谈不上行动计划。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早已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共识,需要几十亩的土地、上亿元的投资、现代化信息系统,这些都似乎成为了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标准配置”。
然而事实却是,即使是小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也需要将近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这期间企业的战略发生调整,那么,投入的成本也将付之东流。是否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这两者又将如何融入核心竞争体系之中?对两者成功建设的评估指标应该有哪些?哪些建设环节必不可少,哪些投入则无关紧要?在战略体系基础上,如何按既定规模最大程度地挖掘利润潜力和配套竞争战术?如何评估和预测未来运营风险?都是值得企业决策层深思熟虑的问题。对于未来的竞争,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不应停留在技术手段,如何将其深度融入到竞争模式中并创新赢利模式才是众多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
常言道,对症才能下药,只有看清医药商业竞争困局的本质,才可能真正破解企业经营不善的难题。少数先知先觉的医药商业企业若能率先破局,固然是难能可贵,然而,后知后觉的企业就并非毫无机会,最遗憾的倒是那些为求尽快摆脱困境但又未能深刻洞察行业竞争实质的企业,他们失去的又何止是盲目投进的资源与精力?纵观各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医药商业在价值链环节的作用不可能完全被替代,在整条医药价值创造链中,未来医药商业企业的位置取决于价值链上下游多方竞争博弈的结果,对于那些擅于乘势而上、借势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医药商业,谁又能说,现在惨烈的竞争态势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呢!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