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解谜医药商业之困境 存在三大根源问题

2008-07-22 09:4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几年,中国药品消费市场将在2007年整体明显扩容的基础上,保持20%甚至30%的高增长。 ”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最新预测,中国将在2012年跻身全球前五大药品市场,届时的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这样的市场发展前景,在2008年这个“中国经济调整年”中显得格外醒目。然而,处于医药行业价值链中的医药流通企业,对自己的处境可谓冷暖自知。

  行业面临困境

  说起医药流通行业的现状,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小、二多、三低”: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度低。2007年,流通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大约在6%~8%,净利率大约在0.5%~1.5%之间,比起制造企业动辄30%、40%甚至是70%的毛利率,无疑是相形见绌。由此可见,仅凭医药全行业发展的前景趋势判断,外人恐怕难以预料医药商业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更无法猜想到其整体经营的尴尬现状。事实上,近几年医药流通企业亏损面一直较大。据统计,2007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尚处于亏损状态,即使那些盈利的企业也大都处在微利水平,平日的经营也是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入了亏损的阵营。

  然而,现状还远非如此,随着新《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医药分销市场对海外资本的全面放开以及民营资本的大举进入,医药流通市场已经步入了群雄割据、全面竞争的时代。传统“批发商”、“物流商”的角色也逐渐演变成各类终端的“购进代理商”和“全国销售代理商”,竞争的要素也从原先的单品种、单企业的降本增效,过渡到企业之间整合兼并、区域之间相互联盟的竞合时期。以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全国配送体系正迅速崛起,各类的增值创新服务和新业态也不断涌现,一时间,医药商业的竞争从激烈升级到了惨烈……

  遥想当年,医药商业相比于制造企业、零售终端还掌握着主动权,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优越感,当时的利润空间也不至于如此不济。但随着近几年的政策调整和“终端为王”的竞争策略大行其道,医药商业不仅效益出现大幅度滑坡,更不容忽视的是,整个商业流通环节的价值链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空前挑战。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医药商业的竞争之路又将通往何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