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刘教授我打断您一下,刚才我们探讨的是第一个问题,就是把这个国家的线下的标准取消了,您刚才说是因为实在是有些国家的限价它已经低于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了,所以要调,那为什么还出现了均价的调整,就是说我并不是给你自由定价权,我还是要保证一个西药一天不能超过3块,然后按照这个日均用药,中药不能超过5块,这又是为什么?
刘国恩:
是4这样,因为今天上午这个文件说的是发改委关于低价药品价格的管理的一个条例,所以低价我们要确定一个低价的明显的标准,我们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种药品,哪些药品属于今天的政策覆盖的范围那就确定了一个,它的日均的总的费用西药不超过3块,中药不超过5块的这么一个两个杠,那么只要在这个杠以下都属于低价的药品,那么属于低价药品发改委就不再对它实行最高零售价格的限制。
主持人:
那您再给我们解释一下,就是去掉了最高零售价这样一个峰顶,现在又有一个这个标准,就是日均不能超过这个范围,那么有人说这是用市场在调节,但是市场在调节为什么政府还要有一个限价呢?这又怎么理解?
刘国恩:
我们是做了这么一个假定的,就是有些药品它的供需达到的一个自然的价格,可能低过于目前我们零售药品价格的水平,那在这个时候,我们确定了最高零售价格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的零售价格是低过于市场供需形成的自然价格的时候,它可能就对我们的药品的供应就起到了一个负面作用,所以我们零售价格的取消对于低价药品,特别是对于那些低过成本水平的药品才有意义。如果对于那些药品的成本本身就在我们这个最高限价之下的话,实际上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主持人:
刘教授您简单的回答我们,就是国家发改委这样一个政策的调整,更多的是有实际的意义,还是更多的是一种政策的一种像风向标一样的意义,连我这样一个主管价格的这样一个部门都可以放权了,更多的是传达这样一种意思。
刘国恩:
我自己认为他传达的政策或者政治意义,比实际对于一些药品产生回到市场这个作用影响可能更大。
主持人:
好,稍候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国家发改委出台这样一个通知呢,它是希望让消费者来说能够用更低的价钱买到必须的药物,又希望让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的这样的一种规律去获得自己的利润,这是从主观来说这是希望有一个双赢的局面,我们接下来就会去分析这样双赢的局面有没有可能发生?
解说:
南京数千甲亢病人面临断药,江城甲亢救命药缺货半年多,厦门全城买不到抗甲亢药。这是2013年的夏天,一种专门治疗甲亢病的临床药品甲巯咪唑在全国多个城市告急,国产甲巯咪唑的通俗名称为他巴唑,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
南京药店店员:
我们2个月已经没有进到货了。
南京药店店员A:
他巴唑已经断了有大半年了。
解说:
他巴唑是国内临床治疗甲亢的首选药品,早期病人需要不间断的坚持服药几年时间才能治愈,他巴唑因为药效好,副作用小,价格变异,在南京鼓楼医院一瓶才两三元钱,深受患者欢迎。然而从2013年4月开始,这家医院的他巴唑就出现了断货。
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陶祥:
很着急,通过很多途径去寻找这类药物,但是也没办法。
记者:
他们都怎么说呢?
陶祥:
医药公司给我们的答复就是厂家不生产了。
解说:
当时大多数的生产该药品的企业已经停产,即便是还在维持生产的企业也表示一旦有利润更高的新产品投产,主要的生产线就会转移到这些新产品中,因为维持廉价药的生产的确有难度。
在我国从2009年起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他巴唑作为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之一,在各省区市都是由招标定价,这种定价方式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鼓励企业低价竞争。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于明德:
他们是唯低价是取,谁的价格低我就买谁。
记者:
这个并非是企业报的价。
于明德:
是在这个原则的逼迫下企业报的价。
解说:
到了2013年的年底,全国各地甲亢病有求药的呼声越来越紧急,而在当时18家生产此药的企业却有九家已经停产。
记者:
他巴唑现在还生产吗?
药厂工作人员:
没有,不生产了。我们现在是没有原料的问题。
解说:
困局一直持续到现在,就在近期记者在安徽蚌埠采访发现,甲巯咪唑在当地各大药房的库存一直为零。
高伟伟:
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它的零售价在3块多钱,其实呢治疗甲亢的效果是很好的,一直以来也很常用的一种药物,但是由于关生企业的成本原因,它最近已经在市场上消失很久了。
解说:
甲巯咪唑出现断药危机,在基本药物目录里并不是第一个,甚至是一些不可替代型的药品也一睹出现了生产企业越来越少,药品紧缺的现象。鱼精蛋白对于那些在心脏手术中,采用了体外循环的患者而言术后必须使用。然而在2011年从北京到广州,从山东到四川,多家医院表示多例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因为缺少鱼精蛋白而被迫暂停、推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十几种的速度消失,从2004年开始因为断货而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廉价药就有十种,平均一年一种。
主持人:
这些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调整药价的政策,就是希望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希望让老百姓能够不用花那么多的钱在药上,但是就像刚才我们短片所说我国的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十几种的速度在消失。就我自己为例,前一段时间我感冒了,想买一种要叫扑热息痛,结果去药店里面找了很多都没有卖这种药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便宜才一两块钱一包,那接下来我们就要继续连线刘教授,在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的情况下,为什么老百姓常用的药,比如说刚才我想找的那个扑热息痛,我要找很多家药店,跑很多家药店,最后在特别不起眼的角落人家才给我卖,那为什么会中间出现这么大的这么一个差距?
刘国恩:
我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还在市场上能够买到一块二毛钱一碗面条吗?买不到了,我们的原料,我们的人工的价格都涨了,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这些老百姓常用的药品还继续留在市场上,我们政府通过行政管制对它价格管控到它生产成本以下,自然的必然的会使得这些药品出局,所以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在对价格进行管制的时候,确实要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存在,发展阶段的不一样,投入要素也不一样,投入成本不一样,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政府还是那么机械的,不考虑投入成本的,进行价格的管制,初衷是好的,但客观上一定是起到把这些药品逐出市场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
那您的意思就是说,这种限价反而会使得我们有可能再也买不到这种低价药了。
刘国恩:
因为我们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到人均6000美金的发展阶段了,所以我们对药品和千千万万的产品服务的价格,要动态的,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我个人是坚持这个观点。
主持人:
这是一个,另外我们要关注一个现象,就是有这么一个远大制剂分公司,他们算了一笔账,他说他们在市场上卖的一种抗生素,实际上中标价是0.816元,但是这个比如这100毫升,但是矿泉水510毫升,卖价是5.4元,那他们这么算了一下,也就是注射液的生产工艺规范要比矿泉水严格的多的情况下,但是价格卖不过矿泉水,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刘国恩:
你举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生动,我们一瓶矿泉水卖到3块、4块,它反应了中国今天的社会、经济、投入要素的成本,它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工序决定的所谓均衡价格,所以他有充足的产品在市场上。我们青霉素比如说大多数地方是卖到几毛钱,这个四毛钱青霉素的价格相当于我们30年前在卖同样的青霉素的价格,可是我们30年前的所有东西的价格在今天都已经消失了,所以要么我们要接受没有这些非常低廉药品的一个事实,要么我们就要把价格放开,让它去体现,它来反应市场生成这些药品所必须要补偿的增加成本的必然的结果。
主持人:
好的,谢谢刘教授。就是对于中国的药品价格的调整,如果算下来的话将近20年的时间了,在这20年的时间里面,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继续往下看。
解说:
只要稍加梳理就会发现,近20年来政府在不断出台措施,加大对药品价格的调整力度,1997年至2000年有200种药品纳入政府定价范围,2000年至2005年扩大至1500种,2005年以后又扩大至2400种,到了2007年政府的药品限价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先后出台了23批次的药品降价方案,累计涉及1500种药品,尽管第一个十年政府对药品降价政策的决心和力度都很大,但市场却很难感受到降价的效果,症结在哪呢?
播音:
由于目前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政府定价以外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于是生产企业将体内损失,体外补,导致政治定价之外的药品价格大幅攀升。此外药品降价后低价药消失和药品招标仅仅停留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导致质量下降等也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
解说:
在2007年的全国两会,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马凯也做出了这样的表态。
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 马凯:
就价格论价格,群众的问题还解决不了,群众得到实惠还是有限。
解说:
再看第二个十年,政府开始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在2009年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
播音:
与先行规定价格比有45%的药品降价,有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只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解说:
此次基本药物价格的制定仍采取的是有降有升,有维持的方针,对于价格相对偏高的品种,压缩不合理的营销费用,加大降价力度,对供应存在短缺现象的品种适当提高价格,这一次有140多种药品得到了提价许可。
播音:
提价品种都是各方面普遍反应,因价格低廉出现短缺的药品,提价的绝对额较小,目的是鼓励企业生产,保障供应满足临床需要。
解说:
而到了2010年,国家发改委再次推出四大措施,整治虚高药价。
解说:
对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加强市场购销价格调查。对政府指导价药品加强成本审核,建立基本药物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改进药品价格管理方法等。
解说:
而到了近几年国家发改委又多次调整的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
播音:
国家发改委在今日发出了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
播音A:
记者今天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从2月1日起国家将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
解说:
再有三年政府的药品限价政策就要走过20年的时间,多年来我们一直把重点放在政治药价虚高上,如今面对低价药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呢?
主持人:
时间关系,我们请教刘教授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从站在国家的角度,真想要让老百姓能够继续享用既便宜又高效的药,通过市场能不能解决?
刘国恩:
我想通过市场手段是解决不了的,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政府的公共财政之手去举办相当数量的政府全资托底的药厂,让它赔本经营,政府公共财政来兜底,那么我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
您的意思就是说要用公益事业的这种角度,来解决低价药的问题。
刘国恩:
是的。
主持人:
好,感谢刘教授,也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蔡伟群,广东千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