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英国牛津大学团队新冠疫苗1/2阶段试验的初步结果。结果显示,这款疫苗是安全的,不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并且能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剧烈的免疫应答。
这款疫苗是一种重组腺病毒疫苗,是将来自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已知能导致黑猩猩感染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的弱化版本结合在一起,被命名为ChAdOx1 nCoV-19(AZD1222),由牛津大学研制,阿斯利康获得生产授权。
牛津大学新冠疫苗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参与者涉及1077名健康的成年人,年龄在18-55岁之间,不曾感染新冠病毒。据报告显示,研究者对参与者注射了AZD1222疫苗后,发现疫苗能诱导免疫系统的两方面出现较强免疫应答——接种28天内引发抗体反应,14天内引发T细胞反应。注射两剂疫苗后,免疫反应更大。
据了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疼痛、不适、发冷、发烧,但都处在可控范围内。
通常来说,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快速发展出两套特定的防御机制来对抗它们,一套叫“体液免疫”,即免疫细胞(B细胞)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并对病毒进行识别和消灭,阻止病毒进一步入侵;另外一套叫“细胞免疫”,免疫细胞(T细胞)识别已被病毒入侵的人体细胞,并直接杀死它们,以“大义灭亲”的方式让这些细胞内的病毒也死掉。病毒消灭后,这两套防御机制会保留下来形成“免疫记忆”,一旦病毒入侵,免疫系统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牛津疫苗项目小组负责任Andrew Pollard教授在接受CNBC记者采访时表示,免疫系统有两种方式发现和攻击病原体,也就是抗体和T细胞应答。这款疫苗的目的是希望两种反应都能够被引发,以便免疫系统能攻击病毒,也可以攻击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而且他还希望免疫系统能记住病毒,让疫苗能给人们带来长期的保护。
世卫组织“点赞”牛津疫苗,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牛津大学新冠疫苗取得的初步成绩,世卫组织表示赞赏,但同时表示,目前该款疫苗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获取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该款疫苗的有效性。世卫组织应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在日内瓦总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产生T细胞反应和中和抗体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但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疫苗项目小组负责任Andrew Pollard教授同样表示,他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以确定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且确认该疫苗为人体所提供的保护能持续多久。
据团队介绍,他们目前正在英国、巴西以及南非开展更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