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耿鸿武:上海模式对决安徽模式

2011-08-24 13:4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把以“双信封、量价挂钩”为标志的安徽基药招标模式作为了各省基药招标的规定动作。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横向对比安徽模式和上海模式,发现这两种方法确实不同(见下表)。

横向对比安徽模式和上海模式

  从两种模式的设计上看,招标的导向和逻辑显然是不同的。安徽模式是解决价格虚高的问题,采用先评技术标,再评商务标。技术标评审主要对投标药品质量及质量可靠性(企业GMP资质认证、质量类型、生产规模、销售额、行业排名、市场信誉、不良记录情况等)相关指标,实行百分制评标。同一品规药品按照技术标评审得分高低,确定进入商务标评审药品,数量≤2个,全部进入商务标评审;在3-5个之间,排名前60%的药品进入商务标评审;投标数量≥6个,排名前50%的药品进入商务标评审。商务标评标中以最低报价确定中标药品,实行单一货源,即一家产品中标;认为经过技术标30-40%的淘汰,留下的企业应该是相对有实力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可以满足老百姓需要的,价格越低越好,而且单一货源承诺解决了只有资格没有数量的问题,可以让企业大胆的降价;而上海模式延续了药品集中采购的综合评议法,即对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服务、价格等三个方面实行百分制评标。价格权重为30%;质量及质量的可靠性(临床疗效、质量标准、企业GMP认证、企业规模、纳税情况、产品知名度、包装质量和便捷性、伴随服务、不良记录情况等)占70%。中标者为1-5家,它更倾向于质量评价越高的企业产品就越好,防止价格虚低的现象发生。中标企业在市场中要进行二次竞争。

  安徽模式、上海模式都是对我国基本药物招标政策的探索和改革,相信无论是安徽还是上海,出发点都是要解决医改中的“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但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反响和评价。客观上讲,安徽模式是在芦笋片事件后,对药价虚高的口诛笔伐中出现的;而上海模式确是安徽模式中出现了价格虚低的现象后,在蜀中药业没有经得起飞行检查后诞生的;由于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不一样,因此对这两种模式就给予了不同的评价。

  改革总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尤其药品招标的改革。笔者认为,需要理智的看待安徽模式和上海模式。上海模式让人似曾相识,其实质上与非基药集中采购的方法没有多少不同,当我们褒奖上海模式的同时,不能忘记的是对“县级县以上药品集中采购”的曾经种种议论和反对,上海模式的平和也许不会太多的触动现有生产企业的利益,尤其是资企业,但是根治药价虚高确是不破不立;安徽模式大破未立,其进步意义不容质疑,不能因为他动了很多人的奶酪就要试图去推翻,殊不知取消了安徽模式,没有了“价格虚低”,大家依然会将焦点集中到被人们淡忘的药品集中采购的药价虚高上,安徽模式应该的是逐渐的完善,如建立学的技术标的评价体系,设置合理的淘汰比例,防止低于成本的药物投标等等。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