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蛋糕做大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中药产业的若干政策》,至此我国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搬上台面,8500亿的巨额投资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必将带动中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过去中药一直是本土医药企业的蓝海,但是如今的中药市场的阵营中也加入了跨国企业,2009年10月,诺华中国处方药部总裁江华宣布,未来将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中草药,关注中药以及中国医药市场的不仅仅是诺华,众多的外资药企对于中药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80多家公司和40多个研究机构正在从事天然药物的新药开发,而日本的中药原料75%以上来自中国,但日本的中药产品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却占有80%的份额,其中返销中国的药品已经占到了中国医药市场的1/3以上。而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在国家医药市场却仅占5%左右的份额。
中药企业在未来有着不可限量的市场的潜力,但是中药企业却需要在中药配方保护以及如何研发更多的中药配方的新药上下功夫,特别需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开发除了可以作为临床使用的药品外,更多将中药融入到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等的产品中,逐步提高中药产业化的规模。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10中国OTC市场与媒体研究(OMMS2010),18城市10,000样本消费者调查。
连锁药店的服务营销
经过十几年的成长,中国连锁药店也成为了医疗市场非常重要的一员,截至2008年底,我国零售药店总数超过36万家,平均每3633人就拥有一家药店,远高于发达国家每6000人拥有一家药店的国际标准水平。
而如今,以国有医药公司药品门店为主体的传统单体药店依然是当前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主角,截至2008年底,我国单体药店数量为23万余家。
新医改后,如果连锁药店没有医保定点资格,社区卫生中心(站)则是零差率销售,而且基本药物目录内的产品价格管控较强,价格透明,无法作为药店的高毛利品种,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享受零差率的政策,新医改对药品零售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放大,连锁药店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伴随着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处于新医改进行时的语境下,零售药店的行业洗牌必将加速。
未来如果连锁药店想更多的吸引消费者,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品类,保健品、康复用品、中小型家用医疗器械、药妆品、食品以及日常快消品等都可以大力引进,形成品类特色,并且可以建立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等产品专柜以及特色店,打造特色药店。
此外,药店必须提供更多与“健康”有关的服务才可能建立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用专业、便利、服务取胜,未来决定药店成败的将不仅是药品本身,更在于药店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
附图 现在药店已经提供的服务和消费者的需求服务项目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OTC市场与媒体研究(OMMS2009),18城市10,000样本
中国将是最具市场潜力的医药消费市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药产业价值链结构将会产生新的变化,各个产业价值链中成员都需要抓住变局中存在的机会,才能在2010年取得更大的成功。
(实习编辑:陈文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