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目前做健康管理的公司都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务机构,而且,这些公司当前却面临很多发展的困境。这说明,对于健康风险的管理问题需要全社会来推动,而作为OTC的药品企业,是最有责任和实力去做的,而且,OTC的企业如果将健康教育与OTC的营销结合起来,将可以塑造出具有前瞻性和亲和力的OTC品牌。
附图 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风险指数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城市居民健康风险监测系统(2007)
如果将一个消费者对于药品的需求分为不同的价值层级,我们会发现,最底层是功能需求,即对药品的治疗效果的需求,第二层次是情感的需求,一个药品在具有治疗效果之后,还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比如解除痛苦、满足等等,而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是价值需求,即对养生、生活品质的需求。现在OTC的市场所有的产品和品牌的营销都是在功能需求的层面做到了极致,比如所有的OTC药品都在告诉消费者“见效快”,但是,消费者对这些OTC的品牌却缺乏深度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导致的就是价格战、终端战,最后导致营销方式的雷同和复制。作为一个OTC品牌,要懂得去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达生活方式的概念才能够将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其他品牌区别出来,因此,引领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价值营销是OTC品牌将来的一个创新营销的重点,而且这样的营销与慢病预防和管理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也是吻合的,一定会给消费者对OTC的品牌认知上带来非常重要的变化。
附图 消费者药品消费需求价值链
消费者看病贵,看病难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消费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因为这些问题而在逐步的提升。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中国国民健康风险监测数据显示,城市居民里面,过去有六成的消费者自己阅读过一些关于医疗和自我保健的书籍,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一本书籍非常畅销,叫《人体使用手册》,也充分的说明了消费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而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消费者很多时候能不去找医生就不去找医生,他们宁愿相信自我诊疗,这对于OTC品牌来讲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机会,从全球的市场来看,世界的各国政府都在倡导消费者的自我诊疗,或叫自我药疗,而且积极推动处方药向OTC的转换,因此,OTC品牌通过有社会意义的营销活动,去教育消费者进行科学的自我诊疗,而不是错误的自我诊疗,这也是打造品牌非常重要的方面。
附图 过去一年中,居民就医保健情况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城市居民健康风险监测系统(2007)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