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规的餐具消毒企业,工作人员都身着统一服装,对餐具进行消毒。
记者暗访之三
用清洁剂擦擦,包装好就行
在洗刷作坊外面,杜女士给记者指了指堆在一起的包装好的成品。记者看到餐具的塑料包装上写着“保质期六天”、“380℃红外线物理高温消毒”等宣传词。
在另外一间包装作坊,记者看到四五名员工正在用印有该家消毒餐具厂品牌和宣传字样的包装膜包装餐具。“这包装膜一过热,就会自动收缩。”杜女士向记者介绍。
杜女士说,她从事这个行业已经2年多了,那时这个餐具配送行业才刚兴起不久,现在就有更多的小作坊也做起这个生意。杜女士得意地透露,除了她这家以外,周围还有好多家类似的餐具配送中心。 “不过那些都是小作坊,没有我们大。有的甚至在乡村里租一间小屋,就可以干。”杜女士表示,像这些小作坊价格可能就更便宜。“但他们可能就是用洗洁精洗洗,然后擦擦,包装就好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消毒设备。”
随后,记者表示要看一下相关的营业许可证和卫生检测报告等资料,杜女士说,厂家只有一个营业许可证,而且不在这里,在某个办公地点。“卫生检测报告我们没有,这个不好办到,而且也没法检测卫生质量。”杜女士如是说。
这些小作坊的利润究竟有多大?业内人士透露,办一家这样的小厂,只需要买一台3000多元的封口机,在郊区租一个小院就可以了。加上买餐具的钱,1万元绝对可以开家消毒餐具厂。用洗洁精清洗完餐具,直接用毛巾擦干,然后就可以密封包装了。通常情况下,黑作坊一套餐具的利润在0.25元到0.35元之间。如果能销售1000套餐具,每月的利润接近1万元。一年下来,净利润至少也有10万元。
无序竞争
正规企业纷纷倒闭停产
济南洁雅达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省城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餐具消毒企业,目前每天要清洗近8000套餐具。它也是本次采访中,唯一一家允许记者进车间现场参观的公司。
在洁雅达的车间内,记者看到,偌大的厂房被分为5个区:粗洗区、精洗区、高温烘干消毒区、无菌包装区、成品区。工人们对从餐馆、酒店收集上来的餐具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放入水池浸泡;接着将餐具先人工粗洗一遍、再机器精洗一遍;随后洗干净的餐具在380摄氏度的高温下被烘干;再进行红外线消毒……整个流程一共有10道工序。
为了证明企业的资质,张经理还将企业的营业执照、运输许可证、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的检测报告拿出来向记者展示。
“完全按照工序洗一套餐具,再加上运费,成本最少在0.6-0.65元。现在市场上一些小作坊的推销价格是0.4元/套。”
记者了解到,餐具消毒这个行业2007年开始在济南全面兴起,当年就成立了近30家这类企业。由于在成本上抵不过小作坊,大批当时和洁雅达一样,购买设备、投资额巨大的公司都纷纷倒闭。
监管无奈
缺乏相关标准难以监管
消毒餐具的卫生该由谁来监管?记者了解到,餐具消毒公司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没有什么额外条件。工商部门只能监管这些企业是否证照齐全,发现“黑作坊”坚决取缔,而对于卫生是否合格等环节,则无权过问。
2004年,国务院取消了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许可,导致餐具集中式清洗消毒业无法纳入《卫生许可证》监管范围。目前,对消毒餐具,卫生监督部门只能定期抽检餐馆,如果检测不合格,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来进行处罚。
去年5月28日,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印发了《山东省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要求(试行)》,对消毒服务机构厂址、厂区、消毒、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和质量控制以及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他们都是按照这一规定对消毒服务机构进行监管。
对于消毒餐具的监管,工商人员还说,因为“黑作坊”大都位于郊区,并且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他们也很难进行查处。只能根据群众举报,对其中一些进行取缔。另外,这些不合格的餐具不能用肉眼辨别出来,所以也加大了执法的难度。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