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米铺新村内一家猪油加工窝点,生产环境恶劣扰民被投诉。22日下午,海口市工商局琼山分局、海口动物检验检疫站执法人员联合取缔了该窝点,现场封存数千斤猪油成品。
22日下午2时许,记者随联合执法人员来到位于米铺新村122号对面这家加工点时,看到一名3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正在路边露天案板上剁肉。看到执法人员出现,这名妇女一直在忙碌,并未停止手中的活。其中案板上和地上的塑料筐子里面已经堆了很多分割好的碎肥肉,上面爬满了苍蝇,一只鸡正在不停地啄食筐内的猪肉。
“剁这些肉做什么用?”这名妇女称:“是用这些肉提炼出猪油后,以1元/斤卖给饲料厂喂鸡。”她告诉记者,至于卖到哪家饲料厂,对方开始则一只以“我不懂普通话为由”搪塞。记者现场注意到,这个猪油加工点是一间简易民房,在民房内的灶台上放着两口大锅,其中左侧一口锅中堆满了正在加热的猪肉,另一口锅中全是沸腾的猪油,这间民房的另一边,摆放这二十几个大油桶,其中有一些油桶里装满了已经加工好的猪油。屋内还有一套炼油、滤油工具,整个民房内十分的脏乱,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是海口市龙塘镇人,是这家加工厂的老板,除了她自己以外,还有她的儿子在这里帮忙。加工的油渣主要是卖给饲料厂用来喂鸡,至于现场这些猪油的流向,对方也称是送到饲料厂。海口市动物检疫站的执法人员喻仁良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对炼油现场检查看,现场发现的猪肉表面看没有什么问题,“猪皮上面有盖章,是正规渠道来的,但加工点的生产环境很脏。”执法人员表示,从这简易民房的外观上看,这家加工点已经开了很长时间。现场发现的大量铁油桶(净含量约340斤)中,至少有13个桶内都装满了已经加工好的猪油,总量约4000斤左右。执法人员表示,这家加工点卫生条件十分恶劣,不符合加工猪油的标准,更不能食用。
与此同时,工商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发现,这家加工厂无任何合法手续。而且对于猪油的具体销售渠道,自称是老板的工作人员也无法明确回答。最后,执法人员对这家加工厂进行了现场封存,并立案做进一步调查。
(实习编辑:谢瑜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