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连日的酷暑,使市民夏季情绪中暑频发,心理咨询中心门诊量比平时增了三成左右。记者了解到,本市各区(县)精神卫生中心和本市设有精神疾病门诊的综合性医院如中山、同济、公利等,近期心理疾患门诊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昨天上午8时许,记者在市心理咨询中心看到,原先人并不多的挂号窗口已排起了长队,预检台护士告诉记者,这几天情况都是这样,部分专家门诊还一号难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肖泽萍教授说,造成这些天心理疾患增多有不少原因,但炎热天气降低了心理控制力,让人的情绪变得急躁肯定是主要原因。
据肖泽萍介绍,盛夏酷暑,人们在夜间睡眠时间缩短,而且食欲差,再加上出汗多,体内钙、镁、铁等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影响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对心理和情绪产生很大负面影响。这种因高温引发的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低落、行为失常,并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的行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症。
公利医院院长姜宁教授指出,正常人群中约17%的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火气显得特别大,约有2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
5类人容易情绪中暑:
1、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的人。比如办公室白领,常常加班、饮食不规律,每天面临还贷、职场竞争等压力。
2、不善与人沟通的人。这类人遇到烦恼事,不善于自我调节处理,也无处倾诉。
3、平时心理承受力脆弱,情绪波动大的人。常会有一些异常表现,如出现打翻热水瓶引起烫伤等意外。
4、争强好胜者。容易与人发生摩擦,不依不饶。
5、患生理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生理疾病的人。
预防夏季情绪中暑方法:
1、尽量不要在高温环境中作业时间太长;
2、多加强营养,平时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蔬果,注意多饮水;
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自我心理调节,心情烦闷时,听听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幽默的漫画。适当地给自己的心放放假,想象一下,浩瀚的大海、湛蓝的天空、烂漫的春花、幸福的时刻等,换一种心态,心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实习编辑:林子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中暑专题向您详细介绍中暑的症状,中暑的治疗方法,中暑的预防。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