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对话:药材涨价VS成药限价 中药企业是喜是忧

2010-11-30 18:1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1月25日,中药品牌峰会在成都举办,会上业界专家、企业家上台对话,就“中药材涨价与成药限价大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五、专家预测2011年中药材的价格走势

  主持人:最后一个话题是趋势性的话题,2011年中药材的价格走势会怎么样?我列了四个,

  A:整体回落。

  B:整体增长。

  C:部分高企业中药材价格回落,部分低入药材价格上涨。

  D:其他情况。

  孙耀志:2011年,整个我国中药材的市场方向应该说是咱们上涨的品种占多数,下落的品种占少数,2010年咱们预计的几个品种也可能降下来,常用的中药材品种还是保证上涨的幅度,因为我们国家“十一五”头一年,国家很多政策解决农民致富,过去由富国到富民,由民富到国强,提高民富……这是一个大势所趋,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中药材也是一个农副产品的一种,这种大势情况下中药材必须要涨,这是一个。

  第二,随着我们国家由国富变成民富到国强,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由吃饱到吃好,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健康意识提高了,我中医药不单单治病,更重要的是防病,所以中医药的实际用量增加了,这是必然的趋势,降是少部分的,有涨有落,潮起潮落,但是总体上是上涨的。

  吴相君:中药材的价格不但是药材本身,可能和未来从国家整个导向来说对中药的重视也越来越好,应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中药发展的机遇期,所以整个中药市场发展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之带来的可能对中药材的需求,以及人民健康水平的需求上也会提高。所以价格上涨是肯定的。所以在这方面,更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做好对未来价格上涨预期的预测,我看国家现在对牛肉或者什么鸡禽类,国家在做整体的控制。我想在我们房会长,还是在我们各协会的领导下,我们也可以做这方面的研究,对未来的中药材的价格做一些探讨性的分析,给我们相关部门做一些参考性的建议防范于未然,避免出现,我看今年有生活用品增长幅度比较大的这种情况。

  许振江:我的判断是还是整体看高,看涨的趋势,但是这里面有些品种价格要回落,但是从总体上判断应该是一个上涨的趋势。

  马玉民:我来选择C吧,部分中药材价格回落,因为国家政府协会通过好多举措之后肯定会有所回落的,我们看好这样的价格市场。部分低落的药材价格也肯定会上涨,因为整个CPI指数都在涨,部分的低价的也会回到它原来的价格,所以我们看好C这块。

  李建华:在宏观经济其实也面临较大通胀预期的背景下,我觉得2011年的中药材价格肯定往上走的,但是不排除少数品种经过爆炒之后可能会出现暴跌,大幅回落。

  主持人:整体看涨比较多,房会长是不是也是看涨?

  房会长:我说把他们几位老总的想法集中起来都比较完善,我总体看法是这样。总体的说,我的判断2011年的总体来讲药材价格还是有个上涨的趋势,刚才孙总讲了潮起潮落,实际上在今年,在一部分药材不管“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在上涨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药品的价格回落的,最典型吉林五味子,去年价格上涨的很高,今年28块钱不太好高了,所以五味子的价格降下来了,咱们国内包括韩国美容的东西,呼啦啦的上的很快,种的多了下来了,今年我所知道的有些厂商到吉林去搞五味子,农民不太想卖了,甚至有的说明年就不种了,药材价格起起伏伏应该说是一个正常现象。

  2011年的情况,我们今年主要的问题在于什么?有些涨是暴涨,脱离了我们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药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里面有好几个因素来决定。第一,国外对我们中药的需求量逐步的增加,尤其是对某些品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这些品种比如说我们分析一下,今年我们这些药材涨价的这几个具体的品种中保健品、心脑血管病、治感冒这类药涨的特别快,相应就是需求问题。国内我可以这么讲,比如说现在的超级细菌,明年抗病毒的药物肯定要涨价。再加上我们国内对保健药品的需求以及我们农民们对种药材所获利的需求几个因素加起来,涨是必然的,降是个别品种。但是涨要靠国家政策有序的调控,有序的可以接受的幅度来适当的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通过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控,包括战略储备,某些大宗药品中的国家补贴,把这块搞起来可能会平抑一下药价上涨的幅度,但是绝不可能不涨,不涨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主持人:谢谢房会长和五位企业嘉宾的访谈,相信你们的观点,将给其他企业带来借鉴和启发。谢谢!

(责任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