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新绿药总裁赵健:现代中药,现代生活

2010-11-30 16:0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魂宝。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中药的作用日益被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可。<br><br>

  11月25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报社、中国药文化协会及国药励展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发起的目前业内唯一的专注于中药行业品牌建设及发展的高峰论坛——2010中药行业品牌峰会品牌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2010中药行业品牌峰会旨在发现、挖掘优秀的、代表中药行业发展的企业品牌,通过长时间、大范围、多方位的品评、传播、互动、沟通等手段,以战略性高度,全方位视角审视中药行业发展,并以此选拔传播中药优秀企业品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加强全行业对中药品牌认识。在峰会上,39健康网邀请了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赵健总裁进行了专访。

新绿药总裁赵健:现代中药,现代生活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赵健总裁

  现代中药,现代生活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魂宝。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中药的作用日益被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可。

  但是,提到中药,很多人仍会自然会联想到苦涩药问及整个熬制过程的艰繁。在现代讲究效率的社会,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花几个小时排长队到医院药房窗口取中药,也不能忍受医院因为匆忙而发错药等事情的发生,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药的发展,让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排斥服用中药。怎么才能让中药现代化?怎么才能让中药更方便的服务患者?是中药行业中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中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药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中医中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中国的传统中药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四川新绿色药业配方颗粒应运而生。配方颗粒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再通过浓缩和制粒形成的,具有疗效高、携带方便等特点。“用喝咖啡的方式喝中药,吃药只需要一杯水就行,这种现代的服用方式,打破了中药服用工序繁琐的限制,让中药接受度大大提高。”新绿药总裁对于中药这种现代化的创新没有掩饰自豪的情绪。

  中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摒弃中药几千年来的传统和精髓,而是把中药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部分进行创新改良,使之更好地发挥“上药养命,中药养性”的功效。中药道地药材应该倡导,中药剂型需要改良,中药现代化的道路更应该要不断探索。让中药融入现代生活,就是对中药传承的一个很好诠释。

  中药材价格暴涨 对中药企业影响很大

  “最近在媒体上经常看到“豆你玩”“糖高宗”,现在开始是“药你苦”了。”赵总调侃道。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10月共有459个中药材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約86%。其中太子参(宣州产地)上涨幅度达到612%,涨幅惊人。

  中药材价格上涨,对普罗大众的生活有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对于中药企业的影响怎么样呢?“中药材涨价对我们影响很大。药价不断地翻倍,使我们的总体成本上升。但是,因为我们有500多味复方颗粒,上升的成本目前还能承担。加上我们有自己将近10万亩的种植基地,有些原材料我们可以自产自用。”

  相对而言,小药企就没有那么幸运。大中型中药企业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有本身的规模优势,自己也有专门的种植基地,对中药材的依赖程度没有小型中药制药企业那么高。业内人士预测,天气,甲流、超级细菌等公共事件,游资炒作等因素影响,中药材价格还有断续涨高的趋势。随着这股涨价潮,小企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有一批小企业会不堪重负而倒闭。

  中药国际化紧跟“三化”之后

  伴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目前我国的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呈现出活跃的反弹趋势,其中中医药的表现最为突出。据一份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加20.5%;进口额为4.9亿美元,同比增加19.11%。在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预计我国中药在本年度最后一个季度的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这对于目前国内的中医药行业与国际化接轨也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中药在国际贸易市场占的比例并不大。“中药在国际贸易上,中国只占不到10%,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没有韩国和日本做得好。”为此赵总分析原因,“国际化是企业“四化”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目标。“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这四化是有前后顺序的,完成了前面三化,才能进入国际化。企业只有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中药产品才能被国际接受。”

  不久前,正式实施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的标准也大幅提升,这一举改变和扭转了长期以来《中国药典》中药收载品种少、基础差,尤其是中药饮片缺乏标准的局面,为中药国际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此前由于缺乏国际认可的统一的质量标准,直接导致了中药难以走出国门。目前欧洲药典也收载了4个中药品种:三七、拳参、红花和地榆。这意味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走向国际舞台已经有了基础。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