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流通行业的改革发展与新医改相辅相成。一方面,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药品流通行业的改革来促进新医改。另一方面,流通行业改革发展又与现有医疗机构的用药机制密切相关,依赖于新医改的整体推进。
2011年是国家医改工作的攻坚之年,基本药物的全覆盖将成为重中之重。按照基本药物制度所构建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将会对我国医药流通体系的改革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会兼并、重组、整合改变流通行业的结构,而物流行业运行水平的真正提高,却在于现代物流能力的提高。
正如商务部在《关于加快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提出的:用现代方式改造原有落后的医药物流体系,鼓励流通企业主动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物流水平和效率;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快药品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实现库存最小化、环节最少化、成本最低化和物流低碳化;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引导有实力的药品流通企业向医院延伸现代物流服务,并建立行业标准,加快提升医院药房现代化管理水平,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该意见指明了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改革和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和方向。
医药流通行业提高集中度势在必行,但是集中度的提高不是简单的加法式合并或是减法式化零为整,没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系统来保障,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集中度。
现代医药物流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方式、一种技术,甚至是医药流通的一种管理哲学,其解决的是企业内部运行效率、供应链整合、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问题。
随着2011年基本药物的全覆盖,药品流通需要现代物流来保障,在通过基本药物制度构建供应保障体系的实践中,市场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医药现代物流势必成为流通行业改革发展的突破点。流通企业只有将重点放在内部修炼上,才可以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
改革发展总是前进中存在曲折。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已近两年,在各地基本药物招标中,配送的到位率、及时率、品种满足率、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率等始终是困扰改革的难题,而部分地区中标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现象,又严重阻碍了相关企业的正常发展。少数地区基本药物的销售被扭曲,基层医疗机构对物流配送能力的依赖,变成了对产品差价的需求。如果此一苗头蔓延,必将非常不利于医药物流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安徽的基本药物招标试点,被认为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期山东、四川、江苏等省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下,也开始进行了新的尝试。
笔者以为,“安徽模式”中,将流通让渡给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和生产企业选择、允许转配送、供货商对配送的质量负责的做法,使得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流通企业脱颖而出,相比通过行政方式的规定谁来配送、谁不能配送的方法,更有利于医药流通企业现代物流的发展。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